第(1/3)页 等赵文第三次醒来,睁开眼睛,屋内已是光明一片。 这次屋内多了不少人。 除了夜里见到的清秀女子外,还有一对老人,互相搀扶着,站在一旁。 另有一个郎中模样的人,正坐在床边,眼神微垂,右手抚在赵文的脉门上,为其搭脉。 此时见到赵文醒来,这人收回手道:“唔,醒了便好。脉虚气弱,又受寒风汲体,待我开几味驱寒补虚之药,喝上几日,当可康复,不用过多担心。” 屋内众人连忙将郎中请到屋内一张木桌旁坐下。 此人打开随身携带的木箱,从里面取出纸笔。 很快,一张药方便挥洒而就。 那互相搀扶的两位老人,其中老头子抽出手来,看了赵文一眼,眼神颇温,却叹了口气,似是恨其不争。 转脸时苍老的脸庞露出些许肉痛疲惫之色,但还是从袖中摸出一小块碎银,递到那郎中面前道:“刘医师,辛苦您跑一趟,这是说好的诊金,三钱银子。” “嗯!”那刘医师接过银子,随手掂了掂,便揣入怀中,将药方递过,道:“抓药之后,温火煎服,早晚各一次,五到七天,相信自可康复。” 众人一番感谢,刘医师背上药箱,告辞而去。 清秀女子这时道:“公公,婆婆,我这就去给相公抓药。” “快去快回。”那老太太点了点头,便走到赵文床边坐下,拉起赵文的手,浑浊的双眼,泛起了老泪。 老头子则摇头叹道:“徵儿体弱,你少絮叨两句,让他多休息。我还有几本经书未曾抄完,就先回房了。” 老头说完,转身离去。 屋内就剩下老太太,看着赵文消瘦的脸庞,拉着赵文的手,忍不住念叨起来…… 赵文双目茫然,浑身也没什么力气,干脆闭目装睡。 耳边却传来老太太一直不停的絮絮叨叨。 听着听着,赵文从老太太的只言片语里,多少听出点前因后果来。 又过了三日,赵文已经勉强可以下地活动,只是面色仍有些苍白。 这三日,一直是那清秀女子尽心伺候自己,还要忙着照顾那襁褓中的婴儿,气色也不是很好,很是疲惫。 但那女子毫无怨言,时不时和赵文说说话,到也让赵文渐渐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些了解。 越是了解的多,赵文越是迷茫,因为他压根就想不起来任何事。 屋内,小儿又饿了,啼哭不止。 女子耐心的哄着,可赵文却心烦意乱,那婴儿尖厉的哭叫,如同锯刀,在脑海中来回磨蹭。 “我出去透透气。”赵文说着,也不待女子应答,便起身向屋外走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