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究竟是发生何事?” “今日城门口为何如此喧哗?” “这位兄长为何行色匆匆?” “嘿,你还不知啊,刘使君进城了!还慢吞吞的走着呢?别说没提醒你,再不快些,恐怕没有好位置了!” “多谢兄长!” 不大的阳城此刻掀起了轩然大波,县民们争先恐后朝着城门涌去,人们的情绪甚至比守城时还要来得高昂。 当他们来到城门时,此处早就汇聚不少人,放眼望去到处是一个个攒动的脑袋。 怕是在这个时候,随手丢出一块石头都能砸死不少人,这让后来的人摇头叹息,后悔为何不早些出门。 好在举头仰望依稀能看见城墙上亭长身旁的人影,通过身形轮廓判断,位居首位之人想必就是那日身骑白马的刘使君。 “刘使君为何不去县衙,站在城墙上又有何等深意?” 直到握住木喇叭的亭长出声,场面这才得以缓解。 都不用干吏解释,县民自动联想到此物必然是出自刘备之手。 说完刘备转身看了眼城外,城外聚集了解除武器的洛阳士卒,昨日之事经过疯传,他们认清董旻的嘴脸,恨意熊熊燃烧,他们恨不得抄刀砍下董旻头颅的是自己。 “西乡侯刘玄德,在危难时刻接受故去大将军遗令,进京勤王,这就是效仿曲逆侯绛侯的事啊!” 洛阳士卒愕然,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受过大将军何进和车骑将军何苗的恩惠,洛阳之变是吴匡和张璋的争端,是吴张二人欺骗大将军。 “于是曲逆侯绛侯怒而发兵,诛杀暴政,又迎太宗孝文皇帝,天下得以太平,这才是天下贤臣的表率.” 刘备举起木喇叭,“诸位,我乃西乡侯刘玄德,前些时日我通过董理之口得知董旻领兵来犯,妄图攻城,意在屠戮,如今贼子纷纷伏诛,徒留贼首董旻,此獠暴虐不堪,即便是军中士卒也遭此獠欺压,祸害的并非一城一地百姓啊!” “现今河东太守董仲颖,放纵兵卒劫掠,用强横的手段欺辱皇帝。他的弟弟董旻更是领兵妄图屠戮百姓.” “刘使君,请。” 亭长后退几步将场地留给刘备。 干吏将木喇叭怼在嘴边,扯着嗓子喊出言语,县民们恍然大悟,原来此物是扩大声音的物件。 城墙下的县民面露疑惑,实在是搞不清楚刘备的意思,便你一句我一嘴的窃窃私语起来。 听着干吏们的言语,他们弄明白城墙上之人都是何人,分别是刘备,黄忠,霍笃,徐庶和荀彧。 至于刘备身旁跪着的则是董旻。 “.暴秦时期,主弱臣强,赵高掌权,专制独裁,威胁他人,大臣不敢直言,朝中听不到正义的声音,最终导致社稷覆灭,宗庙烧毁,污名流传至今,永远被后世借鉴。到了吕后后期,吕产吕禄专政,在内兼管二军,在外管理梁、赵,擅自决断政务.” 幸好有城中的干吏,他们在县民组成的人海里挤来挤去,手握一奇怪的物件,木制,空心,对准外面的那头大,对准自己那头小,酷似牵牛花,他们称为木喇叭。 在他们看来,跟大将军没有什么关系。 霍笃则是用大白话复述一遍,“我听闻圣明的君王是通过道德和权势治理天下,忠臣应该劳损心智诚心诚意辅佐君王,而不是清扫朝臣,伤害百姓,靠立威的方式维持自己的权势” 提到董旻这个名字县民都觉得陌生,若是道出董旻另一身份——不久前攻城的主将,瞬间就点燃县民的愤怒,他们用优美的大汉正音问候着董旻三族,更有甚者试图上抛石子去砸董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