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长山在门口已经站一会儿了,并不是害怕躲了,而是想听听父亲和兄弟这次来又打的什么主意。 至于苏凤琴会不会吃亏? 家里有张楚这个大儿子在,他是一点都不担心。 现在也听明白了,他是怎么都没想到,关照了几十年的兄弟,居然打着这个主意。 还真挺会想的! 他有儿有女的,张长河都能惦记着吃绝户。 没分家? 家里的一切都是老爷子说了算? 张长山都快给气笑了。 要是再不出去,不知道亲爹和亲兄弟还能说出多惊世骇俗不要脸的话。 看见张长山,原本气势有点儿绷不住的张老头儿立刻又来了精神。 “老大,你儿子刚才怎么跟我说话的,你都听见了吧?瞅瞅你们找回来的是个什么忤逆不孝的东西。” 张长山径直走到了妻子儿女身前,给了一个安心的眼神。 回头看着张老头儿,忽的笑了:“爹,您不是也养了我这么个忤逆不孝的东西吗?” 张老头儿闻言一愣,啥意思? 忤逆不孝? 他虽然偏心,可就算是昧着良心也说不出张长山不孝的话。 村里人眼睛都是亮着的,谁是咋回事,人人心里都有一本账。 这些年他和过世的老伴儿,基本上都看着老大家养着,就连老伴儿过世。也是老大一手操办的。 至于老二张长河,能把自家日子过明白,那就阿弥陀佛了。 指望他,还不如在房前屋后多种几个南瓜来得实在。 老伴儿活着的时候,也劝他要一碗水端平,别寒了老大长山的心,可人的偏心是容易养成习惯的。 眼看老二家里的日子不好过,他就总想着让老大多贴补一些。 最重要的是,老大虽然有儿子,可从小就丢了,跟前只剩下了一个闺女,老二家却有两个儿子。 农村人,尤其是老人,重男轻女很寻常,就是念着两个孙子,张老头儿也要偏着张长河。 毕竟,老二家里有他们老张家传宗接代的根。 就算张楚被寻回来了,张老头儿的想法也没变过。 在外面二十多年,还指望张楚这个大孙子能跟他多亲近? “大哥,你这是什么意思?咱家……” “咱家咋了?” 张长山看向张长河,越来越发现自己这个兄弟不但是块烂泥,更是泡臭狗屎。 以前还总觉得弟弟一家在农村,还照应着老爹老娘不容易。 当大哥的就应该多照应些。 现在想想,真是瞎了心了。 张长河被张长山看得有些心虚,可是一想到同村人说的,张长山一家如今过得多风光,他就忍不住嫉妒。 凭啥啊? 你们一家住着大房子,开着大汽车,吃香的,喝辣的,我们一家就得在农村土里刨食? “哥,我就问你一句话,咱家还是不是咱爹说了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