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人情社会,管人事的官,自古以来都是最牛的。 明朝的吏部尚书也不例外。明太祖撤销宰相后,六部尚书都有雅称,比如户部尚书叫大司农,兵部尚书叫大司马,都是源自西周的古老官职。 说白了,封建王朝,就这么几件大事。 然而吏部尚书的雅称叫大冢宰、这在西周初年堪比宰相,首个担任这一职位的正是周公旦。 而在大冢宰以外,它还有一个雅称,叫天官。 顶了天的官! 不过,再顶了天的官,见到天子也得恭恭敬敬行礼。 “给老冢宰看座!” 崇祯一声令下,立刻就有小太监忙不迭为王永光端来座椅。 王永光忙不迭谢恩,心中忐忑。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几天京城都传开了,被千刀万剐的只是一个替身,一切都是陛下安排的苦肉计。 建州之所以退兵,也是因为袁崇焕假意溃走,实则攻占遵化、滦州,断其后路。 之前袁崇焕一枪未发,就让建州围了京师,朝廷清议已经沸反盈天,都痛骂此人居心叵测,绝非善类。 王有光与辅臣钱龙锡不睦,抓住机会力主要斩袁,并治罪于钱。 此刻见袁崇焕显然又成了皇帝面前的红人,王永光当然心中十分忐忑。 他哪里知道,崇祯并没有借题发挥,直接将王永光拿下的意图。 吏部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但眼下还得指望王永光帮自己干一些脏活。 看到王永光因为袁崇焕事件心中不安,崇祯心中暗喜,这样一来,更由不得他不为自己火中取栗。 使功不如使过。 与其用一个功劳显赫的人,不如让用一个时刻担心被治罪的人。 这样一来,他做事反而会更加尽心尽力。 崇祯东拉西扯,都不在正题上。 王永光却先绷不住了,主动询问,“不知陛下急召老臣,所为何事?” 崇祯叹了口气,“老冢宰啊,你可知道,朕心中最大的忧虑并不是建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