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第386章 肖阳的新设计-《多重分身穿异界》


    第(2/3)页

    这些,对于量子芯那银河系般巨大的运算处理能力来说,几乎没有任何的压力。

    这个虚拟模型,就相当于让肖阳将整个核聚变装置的所有细节,都了然于胸,全部装到了心中。

    这些知识的丰富度、翔实度,就算工程院、科学院的所有专家加起来,都远远比不了。

    这也正是肖阳可以有信心快速推进核聚变装置发展的最大凭借。

    依靠这个虚拟3d模型。肖阳可以随时的启动、关闭这个虚拟核聚变装置,控制其运行,一次次的实验、推演,进而找出其改进的地方。

    这就相当于,让这个庞大的家伙原本需要消耗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实验。才能慢慢改进成熟的过程,变成了其心中闪电般的虚拟实验运行,这几乎将装置进化的速度,大幅提升了数百倍之多。

    限制,核聚变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在于,由于这核聚变极高温度的极限条件。对于材料、精密控制等诸多方面,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几乎达到了人类科技的最顶尖水平,建造、实验过程中,都是极为谨慎小心。

    这也导致这么多年以来,核聚变装置的进展,一直难以取得重大进展,甚至,连这个实验装置的个头,到现在都足足四五百吨之高,非常复杂庞大。

    不过,在肖阳量子芯的量子之火中,这虚拟的核聚变装置的3d模型,可以随意的控制、运行、实验,快速的开展各种可能的实验验证,几乎可以做到随时改进随时实验,远远没有实际核装置的那么多的限制。

    科学院的这些科学家们,原本计划未来十年时间慢慢实验、验证的一些技术实验,在肖阳的量子芯虚拟模型中,仅仅是两天的时间,便全部运行了一遍,甚至做了更多的验证和测试,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数据。

    量子芯中虚拟反应堆的运行,同实际反应装置的运行,几乎一模一样,甚至更加清晰、准确。

    实际聚变装置运行中,大量观察不到的信息、能量波动,都可以在虚拟反应堆中看的一清二楚,肖阳甚至可以将神念探入到反应堆内核中,“亲眼”目睹反应堆的任何运作细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