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心息相依-《懒仙》


    第(3/3)页

    第二步行气时,首先用鼻子缓缓吸气,使腹部渐渐地凸起充满。稍停,再将腹部之气从口中细细吐出,切不可一呼而尽,要缓缓轻吐。与第一步一样,同样要使两耳不闻其声。如此一吸一吐为一息,要总共行一百八十息。

    而在吸吐的同时,还需配合意念观想。用鼻吸气时,意念观想体外清气由两手十指吸入腹内。用口吐气时,意念则观想腹中之气从两脚十趾呼出。无论吸吐,具体的行气路线都不必观想的太清楚。

    行气亦称为“服气”、“食气”、“长息”,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辅以导引的内修功夫。行气之时,要求做到凝神净虑,专气致柔,不可急躁。

    这两步做完即可收功,收功时,两手握固,同时停止意念观想。握固的姿势为大姆指向掌心内屈,其余四指并拢握于大姆指之上,这个姿势与婴儿初生后两手握拳的姿势一样。

    握固并停止意念观想后,重复行气时用鼻吸气这一步,但在腹部渐渐凸起充满之后,并不稍停即从口吐出,而是要求闭气。同时用心默数数字,以计算闭息的时间长短。当久不可耐时,则再从口中细细吐出。待呼吸调和平稳之后,即可将口中滋生的津液分三口咽下腹丹田,然后再下床收功。

    闭气的练习是为下一部分的“锁鼻胎息术”做先行练习,每次收功时顺带练习一次即可,并在逐步的练习中延长闭气的时间,可为锁鼻胎息术的修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行气导引术的关键是要达到“心息相依”的境界,以心调息,以息摄心,心息相依交抱,性命相融。这与静功要求达到的境界相同,达到心息相依的境界后,自然便能够做到真正的入静。

    方慕南这一次的修炼,却是不如先前的静功那样顺利。不知是否太困了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他在第一步调气时方才数了一百多息,竟然便浑浑噩噩地不知不觉睡着了。

    电脑访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