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乐极生悲-《民国狂人》


    第(2/3)页

    经过杨度提醒,袁世凯这才恢复了冷静,慢慢镀步沉吟着说道:“不到万不得已,最好还是不要使用武力手段。”有些话没有说出口,但大家心中明白得很,老袁这是没把握搞定南方革命军啊。

    老袁目光炯炯的盯着杨大谋士,迅速转移了话题:“关键是南方的那些报纸太过可恶,皙子先生有解决的办法没?”

    “这个其实非常简单……”杨度捻了捻长须一脸的‘诸葛亮’。

    赵秉均坚决不来充当陪衬红花的绿叶,这让憋了一肚子火,想要在法庭上好好露一手刷一刷北洋脸面的宋教仁有些许幸福的烦恼。

    不过早就领教过北京那边无耻行径的他,也算能看得开了,不像国民党其他同志一般好象上茅房的时候便便不通一样难受和郁闷。老宋心情高兴之下,不免又萌生出了激情演讲一番的冲动。

    宋教仁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身上很有一种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在回到国内之后,他对于革命演讲特别的痴迷。心中有了想法之后,他便迫不及待的行动了起来……

    很快,在一番操作之下,遇刺后的宋教仁首次公开出现在演讲台前。宋教仁拒绝了王亚樵了贴身保护的好意,在其看来袁世凯还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杀他。

    但是王亚樵却不这么看待,他认为在这个敏感时期参加这种大型的群体活动实在是太过冒险了,把自己的人身安全交给袁某人的忌惮上,本来就是极为冒险的事情。可是他的声音实在是太微弱了,在这个国民党大佬云集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他说话的余地。而本身国民党中的一些人对于宋教仁可能的再次遇刺,可是抱着一种极度扭曲心理,哪里容得外人多嘴?

    宋教仁遇刺后在南京的首次公开演讲,吸引了数万听众以及大量中外记者的‘围观’。他在高台上说得兴起,台下的‘围观众’们也听得热血澎湃不时的传来雷鸣般的掌声。记者席上的闪光灯不停闪烁,将演讲台上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记录在黑白胶卷上。

    不得不说,老宋在演讲方面的才能真是不差,也可能是平时演讲得多了已经形成了习惯,每每几句话地功夫就能鼓动得听众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就连那帮子眼高于顶的外国记者们,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赞上一个:“GOOD!”。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