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 醉香楼里卖身的众姑娘们-《铁肩柔情》
第(2/3)页
这些没有生意的女人,多是那些上年岁的妇人,也有一两个刚好逢每月不方面的那几天,无法接客的“金衩”。
“金衩”相对来说,手头肯定就要比妇人宽绰多了,所以,她们一般来到了何晓军的摊档之后,都会要些好的吃,个别染上了恶习的,还会要些酒,撒撒酒疯。
而那些妇人,由于年老色衰,又哪能找上几个钱?所以,她们与“金衩”比,就寒酸多了,多是坐在摊档,先要一壶茶,打发过一段无聊的时间后,如果肚饿的,就要碗最便宜的粥或面充饥一下再回去,如果囊中羞涩的,索性连吃也不吃就回去睡觉。
与醉香楼这班卖肉的女人混熟之后,前世一向就带有色眼镜看这行人的何晓军,对当代的这些出卖**的女人,则是同情多过鄙视。
经过了这两个多月的接触,何晓军基本已经了解到了“醉香楼“的这些出来卖的女人,基本都有一本自己的心醉史,不是因为家庭的变故,就是因为天灾**,日子确实无法过了,才不得不出来卖。
开始时,何晓军对这班可以说是他摊档半个米饭班主的人,还心带鄙视,他想:一个健康的人,哪怕是出来卖菜,也能养活自己吧?一定就要出来“卖肉”吗?
后来,何晓军才知道自己的想法错了,在他们这个并不发达的县城里,不但菜的销量有限,而且,就是这个在他前世最容易入行的行业,也不是那么容易上手。因为,除了这一行本身已经有了不少的商贩之外,还有地下的秩序在管着。
女人,在那个纯靠力气吃饭的年代,要找一份生涯,是何等艰难的事?就是农村里的田事,也因为当时农田的数量不多,不是每个人都能解决温饱,所以,一些没有依靠的女子,要在这个社会生存,出来卖,也是迫不得已的事。
了解这个情形之后,何晓军对这些的靠出卖**为生的女人,就再也没有另眼相看,反是充满怜悯,所以,就是她们只到摊档来坐坐,他也会提供热茶招呼。
也不知是因为何晓军对“醉香楼”的众姑娘态度够好,还是何晓军的人长得也算不错,或者两者的原因都有,“醉香楼”的众姑娘对何晓军这位年轻的老板很有好感。
混了个面熟之后,“醉香楼”的众姑娘们来这摊档时,人人对何晓军除了送上那职业的习惯性媚眼外,还有不少人直接就出言勾搭他。
甚至,那些年纪大些的妇人,不知是为了博取何晓军的好感,好在日后能给她们提供免费的食品,还是真的看上了何晓军的人,还公开对他说,只要他愿意,她们情愿倒贴给何晓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