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近乡情更怯-《大隋帝国风云》


    第(3/3)页

    孔颖达没有提到东都,显然他在提醒伽蓝,东都肯定失陷,不要去了,去了也是送死。

    “不能去东都?”伽蓝问道。

    “谁能守住东都?”孔颖达反问。

    “假若长安的军队能以最快速度支援东都,东都或许能够坚守到皇帝和远征军的归来。”

    “假若?将军既然知道长安的军队未必出关,又何必心存侥幸?”

    伽蓝望着孔颖达,神色渐渐凝重,“请教先生,何策才能让长安的军队以最快速度支援东都?”

    孔颖达看看刘炫,又看看薛德音,迟疑着,等待着。

    刘炫两眼微眯,不动声色。薛德音与孔颖达也是多年知交,彼此熟悉,当然知道孔颖达的立场,所以也是闭紧了嘴巴。

    “皇统。”孔颖达谨慎地说出了两个字。

    伽蓝蓦然意识到什么,急切追问,“先生可否告之杨玄感在皇统上的选择?”

    孔颖达犹豫不决。

    “杨玄感不会愚蠢到自立为帝吧?”伽蓝嘲讽道。

    孔颖达笑着摇摇头,“秦王。”

    秦王?伽蓝疑惑不解,目光从三人脸上缓缓扫过,最后停在薛德音身上,恭敬求教。

    薛德音简要介绍了秦王杨浩。“皇统之争中,起关键作用的,常常都是外戚。”越王杨侗的母亲是河洛刘氏,代王杨侑的母亲是关中韦氏,秦王杨浩的母亲是博陵崔氏。杨玄感为什么选择杨浩做为皇统继承人,答案不言自明,纯粹是为了向山东贵族集团做出妥协,以赢得山东人的支持。

    “柴绍是否知悉?”伽蓝问道。

    薛德音想了一下,不敢确定,踌躇不言。

    “除了李建成,还有其他人可以把这个消息送到长安吗?”伽蓝停了片刻,补充道,“最好是值得信任的,能给我们带来切身利益的人。”

    刘炫、孔颖达和薛德音不约而同地望向伽蓝。

    “河内司马氏。”

    =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