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节 史乡长-《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页
    ……
    三个月的时间在忙碌中眨眼即过,史可法的学习时间即将结束,同时也迎来了西瓜成熟的时候。
    他那一亩地的西瓜收获了上一千斤,吃上一口,觉得很甜哪!
    试验田不用上交收获,他将西瓜带回家里给家里人吃,又分给别人,夸口道:“再差也不会饿死了,我懂得种西瓜了!”
    这句话报到了陈衷纪那里,陈总理大笑道:“再差也要给他做个乡长了,他懂得种西瓜了,起码不会饿死他的乡民了!”
    于是,史可法被分配到巴厘岛兴旺县做了个乡长!
    从前明兵部尚书(国防部长,二品官)到一个乡长(顶多八品官),地位悬殊至极,换作是那些东林党、清流之辈,必定会认为是对他们的羞辱而不受,但史可法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任命。
    不仅如此,他还为上任作准备,没出发前,立即去找财政部那里找寻巴厘岛的资料,他要有的放矢,作出成绩!
    他是乡长,体制中人,很容易就拿到了资料。
    巴厘岛面积过五千平方公里,岛上山脉纵横、风情万种、景物绮丽。
    岛上气侯温暖和阳光充足、雨量适中。
    其北部有一火山带贯穿东西,其中最高为阿贡火山,火山带从南向北延伸,有肥沃的火山灰。
    资料上认定巴厘岛可以种植稻米、玉米、木薯、椰子、咖啡、烟叶、花生、甘蓝、洋葱、水果与棕油等,是非常合适农业生产的地方。
    至于矿产,则有待勘探。
    史可法思忖着:“矿产暂时指望不上,发展旅游业更没希望。”
    这些年来,旅游业兴起,官方鼓励有钱有闲的子民们多出去走走,散身心,增加见识,也促进经济发展。
    但巴厘岛还是位置偏了,以当时悲摧的交通条件,显然没有机会发展旅游业,且旅游业说实在话现在民众还是少,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发展农业的话……”史可法考虑着,这个就是他学过农业课程的好处了,清楚如何发展农业,他有想法。
    “首先稻米生产是必须的!玉米、木薯也要的!”
    由于颜常武辖下的海岛碎片化,且一些海岛有火山,火山灰肥沃,对于这些海岛要求粮食自给。
    种植椰子、咖啡、烟叶、花生、甘蓝、洋葱、水果与油棕等经济作物,问题在于,同质化严重!
    即大家都种,那么就无法成为亮点。
    拿可榨棕榈油的油棕来说,加里曼丹半岛土地面积大,油棕种得多,种植成本低,且离大明更近,多数供应大陆市场,运输成本也低。
    而巴厘岛离大明远,岛也小,什么成本都大。
    苏门答腊岛种油棕的优势同样大于巴厘岛,产出棕榈油源源不断地供应爪哇岛,且有添头,还附送石油,巴厘岛根本没有胜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