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盘龙山-《灵脉劫》


    第(2/3)页

    “爸爸也不知,还有一个传说,说盘龙山具有灵性,有谁动了山脉必会有惩罚,历史曾有一次盘龙山六个月滴雨不下,草木枯死,蝗虫四起,就是有人惊动了龙脉。”

    那时龙子睛依然站在爸爸身后,望着他的背影,如同站在巨人肩膀,这是他记忆中爸爸最深刻的身资,也是最让他觉得有安全感的样子,直到爸爸突然的倒下。

    故事主人公叫龙子睛,出生时龙爸说是真龙天子下凡,长大必定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哩,龙子睛倒觉得他们开心就好,反正那时也掌握不了自己的性别样貌和名字,可家里人却也都对他抱有很大期望。

    龙子睛老家就在我们这个老窝,河南洛阳卧龙谷,卧龙谷因汉光武帝刘秀在此过夜点兵得百姓拥护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龙子睛家中有一本祖传秘籍《龙囊传》,这是一本记载大地龙脉,风水宝穴的古籍,龙姓子孙依靠此书学习风水学,代代相传,四里八村也算小有名气,这阴宅阳宅,出丧嫁娶,都会让龙子睛的爸爸瞧瞧风水选址,黄道吉日。

    龙爸不仅靠看风水养家,还是一个刨红薯地下劳动者,这可不是下地挖红薯,是干啥的?盗墓这行的,在咱这北方盗墓者对尸体的隐称,毕竟这是不能见光的事,行里人一听就知道说的是啥。

    这刨红薯也不是说干就能干的,超乎常人的心里素质,颠覆的世界观和无法预知的危险,也是吓退无数想着一夜暴富的踏进这行的人,龙爸也是明白人,他需要一位有经验的倒斗人。

    巧了,卧龙谷中便有一人,咱这卧龙谷还真是卧虎藏龙,此人名叫苏乌泰,40出头,行里人叫他乌鸦,龙爸尊称他一声老鸦哥,这个老乌鸦高高胖胖,头发都快掉光了,也不知多久没刮满脸大胡子,经常烟不离手,可他却是北派倒斗的灌大顶(职业技能高)。

    老乌鸦是北派倒斗手法,说起这北派倒斗就得说说咱这引以为傲的洛阳铲,北方地区土质较黏,所以墓葬多为土墓。针对北方土墓的特点,一种方便而又能快速、准确定位墓葬具体位置的工具应运而生,这就是洛阳铲。

    这洛阳铲传是1923年左右洛阳一个盗墓人李鸭子发明出的,洛阳铲是洛阳地区盗墓者惯用的一种寻找墓葬的工具。洛阳铲的端部用金属锻铸而成,截面呈月牙形状。使用时利用惯性将洛阳铲插入土中,再向上提起,铲头就能带出土来,根据洛阳铲带出的土,有经验的盗墓者就能判断此处是否有墓葬。

    一般来说,有墓葬的地方,洛阳铲带出的土为五花土,没有墓葬之处的土为生土。由于洛阳铲携带方便、用法简单,探测墓葬准确,因此在咱这中原、北方地区十分流行。可以说,洛阳铲是“北派”盗墓的象征。

    说来也是缘份,无论是寻找墓葬还是发掘墓葬,“北派”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单纯依靠工具锋锐,所以行里将“北派”盗墓称为“粗放型”。而龙爸凭借《龙囊传》所记,如龙般娇翔,飘忽隘显的地脉,地脉以山川走向为其标志,称之为龙脉,这等千里寻龙,分金定穴正是北派倒斗所缺。

    龙爸与老乌鸦的强强联手也确实倒了不少斗,倒了不少明器(冥器),老乌鸦负责跑街(销赃),钱对半分,龙爸拿出部分钱,修桥铺路,建校扶贫,也算是积点阴德。村子里人却说龙爸是龙王爷转世,给他起个外号叫老龙王,时间一长连他的真名都忘了。

    有一天,龙妈上山后,下雨滑倒晕倒在山上,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检查结果得了重症肺炎,老龙王急坏了,家里钱全拿了出来给龙妈治病,治病花了几十万,东拼西凑又借了不少,龙妈病治好之后,每天要吃一堆药才能维持着,整个家也负债累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