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孙可望的野心-《要塞之贼主天下》
第(2/3)页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整个蜀州北部都已经全部光复。
这样的速度还是大部分时间都在赶路上了,毕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对于官军们来说,最担心的问题不是如何攻城,而是如何安全的行军。
在行军之中因为各种原因跌落悬崖山谷的人员已经达到数百人,大大超过了进入蜀州以来的战损人数。
尤其是官军携带的大炮数量很多,这些火炮虽然比起之前的红衣大炮轻便了许多,但是大炮毕竟是大炮,再轻便也算是一个庞然大物。
而蜀州山道崎岖狭窄,再加上阴雨天气导致的泥石流,山体滑坡之类的天灾更是让行路变得困难。
甚至在此期间,还遇上了一场小型的地震,虽然震级不高,但是也足以让人胆战心惊了。为此,还惊走了几十匹骡马落入了山崖下面。
狄青对这种情况虽然头疼,但是也准备了预案,挑选精锐人员,安步当车,组成先锋,其他辎重后勤部队跟随当地向导随后缓行。
当地百姓早已经适应了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很多山民在山地中行走如飞,狄青看见之后,意识到日后有必要组建这样一支适合在山地之中行走作战的军队。
正是狄青的这个想法,也为日后国防军序列中的第一支山地作战部队奠定了成立的基础。
蜀州北部全部光复之后,拦在大西国的京城锦官城面前的重镇就只剩下一座绵阳城了。
虽然绵阳后面还有一些城池,但是却都无法跟绵阳相比。绵阳城城墙高大坚固,而且还有护城河卫护,两面环山,易守难攻。
若是想从北向南去锦官城,绵阳则是必经之地。
因此,张献忠在这里派了一员心腹大将孙可望,也是他的义子,亲自镇守绵阳。
狄青带着先锋部队来到绵阳城下后扎起营寨,并没有立刻攻城,而是带着人开始观察绵阳附近的地形地貌,绘制地图,回去之后制作沙盘。
这些资料不仅是对于这场战争有用,而且以后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勘察了两天之后,狄青发现,绵阳这一场仗必然是一场硬仗,没有办法投机取巧。
绵阳城两侧的山头上都有大西军驻守,就算真有什么小道,也不可能过去的。
狄青深知,打仗不可能永远寄希望于奇兵,以正合以奇胜,正面应敌永远都是主流,奇兵只有在特定的时候才会起到作用。
而且他这两日登高远望,看见那绵阳城头旌旗招展,滚石檑木,金汤油锅,弩车等守城器械一应俱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