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几天不种地,一天不工作,那就挣不到工分。 挣不到工分,那么一家人就很有可能没饭吃。 一个正处在青壮年的男人,一整天都在田地里头工作,一天下来也不过是十个工分而已。 女人呢,一般来说都是六个工分和八个工分。 至于那些没有长成的小孩子,做的再多,那也是不记工分的。 十个工分加起来也就只有三分钱。 当然,这个兑换模式,也可以根据地方经济的发达程度,进行调整的。 另外,因为干得多,得到的却有限,泓阳市周边的那些农民们,有点眼界,有点上进心的,一般都会砸锅卖铁出大钱,让自己的儿女们都去城里头的学校读读书。 好让他们能跟城里头的那些同学们,搭上关系。 毕竟,有些地方的农村,还是经常性的发生,自己的几个长的漂亮的女儿们,因为这同学关系,嫁到城里去的。 …… 就是因为大环境是这样子。 所以,在泓阳钢铁厂里头,但凡是有自己的正式工作的那些男职工们,出门在外的时候,一般都是把头昂的高高的。 他们傲气,当然有傲气的资本。 他们有些人年纪都大到了30岁,尽管自家的那些亲人们在使劲的催他们,赶紧的找对象,赶紧的娶媳妇儿,他们却不是真正的发急发忧。 毕竟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是不会主动的去选择那些农村里找来的那些女同志。 他们之中,有些人甚至到了有三十多岁了,他们还在那里一个劲的去追求隔壁棉纺织厂的,那些有正式工作的女工。 又或者,他们直接去追求,比那些棉纺织厂的女工们条件更加好的。 长得更加漂亮的。 更加心灵手巧的。 更加貌美贤惠的。 更加年轻的,更加的有才华的。 和他能够更加的志趣相投的。 …… 由于这些男职工们,在婚嫁一事上面还是有点傲气的。 所以,这会儿在看见了,以郭奉先同志为首的这一支队伍,他们便在私下里判定,郭奉先这样的一位女同志,之所以在这里声嘶力竭的嚎叫,表现得特别的积极,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她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她肯定跟他们以前遇到的那些,从乡下来的女同志一样,想要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垂青,他们的注目,他们的喜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