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二就是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 “其三便是大力推行新学,增加了新学取士的渠道。” “其四便是允许女子出来做事,淡化男女之防。” “以上四点,是臣自己揣摩出来的,不知可有疏漏之处?” 其实里面还很有一些小的细节,比方说贾琮大力推动科技。 不过,这些倒算不上大的变革,推行起来并不需要大张旗鼓,倒是不在今日讨论范围之内了。 贾琮不由说道:“大约便是这四点了,不过第三点,我想要的是用新学来取代如四书五经的试题。” “毕竟,四书五经读的再娴熟,做官之后,都是用不上的。反倒不如新学有用。” “不知秦爱卿觉得这四点,能否在整个华夏推广?” 秦大学士听了不由说道:“皇上,老臣认为,第一点是断然做不到的,第一点也无法实施,不然的话,天下必定大乱。” 说到这里,秦大学士停顿了一下,不由紧张地看向贾琮。 只见贾琮皱了皱眉头,然后说道:“你继续往下说。” 秦大学士不由松下一口气来,说道:“臣觉得,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都是极好的政策。” “不过,这三项变革,却是不能放到一处,一次性都变动。” “以你为这三项变革,单独一项,都让人难以接受,三项一起来的话,怕是要生乱。” 听到这里,贾琮不由沉思起来。 他本来是想着,三项变革放在一起来推进的。 也省得每一次变革都会引起动荡。 但是如今听秦大学士这么一说,贾琮倒是警惕起来。 有时候,步子不能迈的太大,还要结合现实情况来实现才行。 王安石变法初衷好不好?自然是好的,变法也都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然而用人不当,大环境不允许这等变革,最终导致了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王莽新政超前不超前?那简直太超前了?简直超前了一千多年! 以至于让人怀疑王莽是穿越者。 但是也正因为他太超前的缘故,让王莽很快便被天选之子刘秀给推翻。 而现如今,华夏的接受能力,怕也是有限的。 想到此处,贾琮倒是忍不住好奇地问道:“秦爱卿,你也是饱读诗书的硕儒,你对朕重用女子,弱化男女之防,甚至用女子为官,就没有排斥之处?” 古代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理念是根深蒂固的。 就连女子,基本也都认可这一点。 对于这一点,寇大学士和林如海,都有些难以接受。 而秦大学士,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不由嘿嘿笑道:“皇上,臣并非道学家,并没有觉得皇上的想法,有多惊世骇俗。” “说起来,这都是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无关紧要。” 听到这里,贾琮心里不由暗赞了一声。 你看,奸臣多好用? 他们的下限,十分灵活,可以随着皇上的喜好而变化。 这个很难被寇大学士和林如海接受的变革,在秦大学士这里,很容易就被接受,甚至能够推动并实施。 贾琮满意地说道:“既是如此,秦爱卿便仔细说说你的看法吧。” 秦大学士说道:“皇上,微臣认为,第一条变革,万万实施不得。” “可以先大力推动第二条变革,第三条变革,可以缓缓推动,至于第四条变革,可以暂时搁置。” “等到第二、第三条变革,完美实施之后,再推行第四条不迟。” “因为第四条变革,本就是细枝末节的东西,无关紧要,但却是会引来巨大的非议。” 贾琮听了,也不由微微点头。 贾琮又说道:“推动新学,也是重中之重,不可懈怠。” “西方的新学发展,日新月异,若我们不能及时追赶的话,便会被他们远远甩在身后。” “而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将来,必定是会吃大亏的。” 其实,这一世,贾琮倒是并不怎么担心这一点。 毕竟,在原本历史轨迹中,东西方文明的差距,落后便落后在清朝上。 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也正是华夏文明落后西方文明的时间。 有自己在,是断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贾琮虽然并非是科学家或者是高材生,但是至少一些发展的大方向、大思路是有的。 比方说,只要新学发展十几几十年功夫。 在自己的推动下,难道还发明不出曲柄连杆机构?发明不出发动机来? 发明不出发电机来?灯泡?…… 很多发明,缺的可能并不是实验,缺少的只是一个正确的思路。 而旁边,秦大学士听了,面上恭敬,心里则有一些不以为然。 不过他有一桩好处,那就是皇上想做什么,他就能帮皇上做到什么。 绝对能够做到让皇上满意,绝对不会和皇上对着干。 这也是他历经四朝而不倒的缘故! 对秦大学士的表现,贾琮也十分满意。 他不由问道:“秦爱卿,朕想让你主导变革,不知你意下如何?” 尽管秦大学士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但是当贾琮真正问出这番话的时候,秦大学士还是深吸了一口气。 推动变革,得罪的人简直不要太多,几乎可以说是得罪了天下士子缙绅。 一旦接下这个差事,不管做的好不好,必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但是若不接下这个差事,只怕现在就没什么好下场。 想到此处,秦大学士不由咬牙说道:“承蒙皇上信赖,老臣敢不尽心竭力?” 贾琮一笑说道:“秦爱卿只管放心,朕这个皇帝,和其他皇帝是不一样的。” “便是那福察初升,只要立下功劳,朕也给了封了国公的爵位。” “秦爱卿只管好生办差,只要差事办的好,朕一定不会亏待于你。” “朕自然知道,这等变革,会遭受何等的压力?而你只管放心,只管全力施为。” “凡变革,无有不血流成河,人头滚滚者!朕必定会全力支持你!” “朕还年轻,有决心、有毅力、有耐心推动变革,功在当世,利在千秋。” “朕一定会给子孙,留下一个政治清明的江山。” 贾琮一番推心置腹的话,也感动了秦相。 不管这番承诺皇上会不会当真信守。 但皇上能给出这番承诺,已经让秦相感激涕零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