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并且已经命人将荣国府重新修饰一新。 此时贾琮已经将荣国府再次赐给了贾环,贾环随时都可以搬进去的。 本来大家们子做事,都要讲究一个礼仪的。 一般都会选个黄道吉日才会搬过去,并且广邀好友,共同庆祝乔迁之喜。 只是贾环本就是个性急之人,哪里还忍耐得住? 上午刚将宅子赏赐给他,回头他就离了宫,迫不及待地开始搬家了。 其实倒也没太多东西可搬。 上一家搬离荣国府的人家,只收拾了一些金银细软,里面的家具都物,都没有搬走。 想是他们,也想借此来讨好贾琮。 贾环去看了,俱都十分精美,比他如今家里的,还要精美许多。 如今贾环也没太多钱财,也没能力全都换新的。 因此,这些家具等物,都是可以留下来用的,也就不需要搬家具了。 只需要搬一些金银细软,还有被褥等衣物便可。 因此,搬家自然是极快的。 如今贾环听到贾母的话之后,不由说道:“老祖宗,皇上因为军功,封我为荣国公,又将荣国府赏赐给我了。” “这一次,我就是接老祖宗回荣国府了,到时候,老祖宗就还住在荣庆堂里,老祖宗可说好不好?” 环哥儿? 竟是被封为荣国公了? 并且皇上还将荣国府,赏赐给了贾环? 听到这里,贾母又是一阵恍惚。 半晌之后,贾母眼泪,忍不住扑簌簌流下。 贾环不由劝道:“这是好事儿,老祖宗何故悲戚?” 贾母叹道:“老身这是高兴的流泪了,没想到我荣国府没落之后,竟是靠环哥儿再次大兴!” “荣国府又回来了,并且你还复了荣国公的名头,若是京营节度使的职务能落到你头上,那真是完全光复了先祖的荣光啊!” 贾环咳嗽了两声说道:“老祖宗,如今孩儿正担任京营节度使一职。” 听到此处,贾母不由大喜道:“好,好啊!真是太好了!” “老身便是立时死了,到了九泉之下,也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了!” 贾环劝慰道:“老祖宗长命百岁,享福还在后头呢!” 贾母也是喜道:“好,好!既是如此,快让宝玉他老子还有宝玉宝玉家的收拾一下,咱们这就搬回去住着。” 听到这句,贾环咳嗽了两声才是说道:“老祖宗,孙儿觉得,大太太还有链二哥、宝二哥他们,还是暂时住在这里的好。” “孙儿想的是,便只有老祖宗、老爷、夫人和姨娘一起搬进去住着。” 听到这番话,贾母不由皱起了眉头。 环哥儿竟然不想让大房还有宝玉他们搬进府里住着? 贾母忍不住问道:“环哥儿,这荣国府自然是你的,你也是分家出去的。” “荣国府,自然是没人,也不敢有人和你争夺什么的。” “只是我们也都是一家人,你忍心看他们住在这里受苦受累?” 贾环搓着手,慢慢说道:“老祖宗,孙儿何尝不想将大太太、链二哥、宝二哥都接进去住着?” “荣国府很大,咱们都住进去,也根本住不过来的,倒是能多出许多生气来。” “只是孙儿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当初咱们荣国府落了难,为何只有大嫂子和兰哥儿被圣上接进大观园住着?” “孙儿若只凭功劳,如何能得封荣国公?只能说,皇上是念旧的。” “皇上为何只封诰了我娘,而没封诰太太呢?老祖宗细品这里面的道理。” “皇上能给我的,自然也能收回去,孙儿如今接老祖宗和老爷、夫人进去住着,已经是极限了。” 听完贾环一番话之后,贾母不由彻底沉默下来。 是啊,自己只想着,带着自己的宝玉一家子,一起住进去。 全然没想过,皇上对他们这一支的厌恶。 皇上,恩怨分明啊! 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仇必报。 好吧,倒也没有小心眼到这般地步。 他能够重用秦相,心胸自然宽广。 但是却容不得童年之时,家族对他的背刺啊! 想到此处,贾母不由再次叹息了一声。 有些事情,做错了,便再也没办法弥补了。 她有心不跟着贾环一起搬进荣国府里去住。 但是她若不搬的话,作为儿子,贾政必然是不敢搬过去的。 贾政不去,赵姨娘自然不能去。 赵姨娘刚刚获封一品诰命夫人,如今竟然还跟着她们住在这里? 会不会还引的皇上不快? 要是皇上不高兴了,难道还有他们的好果子吃不成? 想到此处,贾母也不得不点头答允下来。 见贾母答允,贾环自然无比欢喜。 其实,贾环心里清楚,皇上如今未必就还惦记着荣国府这边的那点子破事的。 贾环只是单纯的不想让邢夫人、贾琏、贾宝玉搬进去罢了。 这些人搬进去容易,想让他们再搬出来就难了。 荣国府可是皇上赐给自己的,凭什么让他们住进去啊? 看着他们就不爽! 贾环是个记仇的。 他小时候,贾琏可没少了教训他。 贾宝玉也没少了给他脸子看。 至于邢夫人,更是从来都不曾把他放在眼里。 既然我小时候你们都看不起我,现在我发迹了,凭什么要拉扯你们一把啊? 因此,他来之前,便编了这番话出来。 如今果然奏效了。 当然,也不排除皇上真有这番心思就是了…… 且说如今贾政还在书房,看贾宝玉写的书,做批注呢。 听到贾母叫他过来,贾政匆忙赶了过来。 当听完事情经过之后,贾政也是一阵恍惚,续而忍不住大哭起来。 他拉着贾环,一阵夸赞,直称他不愧是荣国公好儿孙,复了祖上荣光云云。 长这么大,贾环还是第一次得贾政如此夸赞和认可。 一时间,贾环不免有些飘飘然,只觉得浑身的骨头,都轻了几斤几两下去。 而当贾政听到,邢夫人、贾琏、贾宝玉都不能跟着搬过去之后,竟是没有太大的反应。 甚至还说道:“他们不搬过去也好。” 至此,皆大欢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