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到了下午,满清方面,开始全力攻城。 城墙之下,他们派出足足五六万清兵。 这一次,他们运送了大量的投石车在城下。 并且运送过去大量的被打磨过的石头。 接下来,满清开始用投石车和弓箭,对城墙上的守军进行压制。 满清士兵,则是展开猛烈进攻。 城上城下,只见石块呼啸,密密麻麻的箭矢,几乎封锁住了半空的空间。 一时间,尽管夏军占据人数和地利的绝对优势,伤亡也开始增大起来。 至于满清方面,伤亡就更大了。 整个战场,被浓重的血腥气所弥漫。 城墙下,满清士兵的尸首,越堆越高。 城墙上,大量的夏军出现伤亡,然后被迅速救下。 如今转移伤员的,并非是夏军,而是蓟州城中的百姓。 他们身上披着木板,用来抵挡箭矢。 然后只要发现有死亡的大夏士兵和重伤员,他们都会迅速上前,将人先抬下去。 死亡的士兵,先安置在一边。 受伤的士兵,则是迅速送往救治。 此时,贾琮也是一边射击着,一边查看着全场的情况。 其实,此时清军已经大军压进了。 此时也完全可以将手榴弹投入使用了。 只是若是如今就使用的话,还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程度。 如今战场虽然惨烈,但是还没惨烈到让清军伤筋动骨的地步。 贾琮决定再拖一天,让攻城战这个绞肉场,尽可能的造成清军更大的减员。 最终再一举进攻,彻底击溃满清的士气。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尽管贾琮爱兵如子,十分珍惜麾下士兵的性命。 但是为了大计,他也只得硬下心来,开始和满清士兵血拼。 一下午,直到傍晚时分,满清方面,这才鸣金收兵。 满清方面,足足损折了五六千人之多。 这个损折,让格斯泰心疼不已。 但是为了尽快拿下蓟州,这个损折,他们是必须要承担的。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他还必须一鼓作气,在几日功夫内,拿下蓟州城。 中间不可给大夏军喘息的机会,若是不然,这蓟州城,就越发难以拿下了。 当天晚上,清军在城下又是敲锣又是打鼓,一夜佯攻了十几次。 这行的是疲兵之策,让夏军得不到充足的休息。 不过贾琮也深知这个策略的。 城墙之上,只留下五千士兵守夜,提防清军夜袭。 剩下的士兵,都用棉花塞住耳朵,好生歇息。 第二日,满清又整整攻了一整天。 双方都杀红了眼。 第二天一早,满清方面,整整损折了一万余士兵。 大夏方面,也死伤两千余人。 不过,在连番进攻之下,蓟州城也摇摇欲坠起来。 清军几次三番攻上城去,若不是夏军拼死抵抗,只怕还真的要被清军破城了。 格斯泰见状不由大喜! 不枉这两日牺牲这许多士兵性命,夏军已经支撑不住了。 等明日,蓟州城必破! 而蓟州城中,贾琮脸上,也是露出森然杀气。 明日,便是大败清军的最好时机! 贾琮已经用狼烟通知了柳湘莲,让他们明日做好作战准备。 这一日晚上,清军仍然在城下敲锣打鼓,佯装攻城。 夏军不为所动,贾琮指挥士兵,连夜向城墙上运送手榴弹。 为了封锁消息,绝大多数夏军,都不知道手榴弹的存在。 不过手榴弹的使用并不困难,只需要点燃引线,然后丢到城墙下去就可以了。 完全不需要经过培训。 天亮之后,双方都开始生火做饭。 吃过早饭,一半夏军,都涌上了城墙。 而下面的清军,则是全部出动。 格斯泰已经准备今日必破城池。 前军打没了,中军跟上,中军打没了,后军跟上。 今日,不破城不休! 很快,攻城战,便进入到惨烈的白热化状态。 双方都杀红了眼。 城墙上,看着惨烈的战场,看着源源不断的的投入兵力的清军。 贾琮瞳孔微微收缩起来。 时机,已经到了。 接下来,贾琮做出手势。 他麾下三百亲兵,迅速分散到城墙各处。 并且指挥城墙上的士兵,接下来该如何使用手榴弹。 不多时,城中,一道粗壮的黑色狼烟,腾腾而起。 狼烟起,便是总攻的信号。 城墙上的守军,纷纷根据命令,拿起手榴弹,用火折子点燃引线,然后丢到城墙下面去。 这些士兵,还是第一次使用手榴弹,唯实不知这小小的玩意儿能派啥用场。 只是战场之上,军令如山。 既然军令下达,他们便不需要明白,只需要执行便是。 很快,整座城墙之上,便有数以几千枚的手榴弹,被丢到了城墙下面。 引线在半空中嗤嗤有声,有些倒霉的清军,被手榴弹丢中脑袋,被砸的头破血流。 不过,并没有人将之当回事儿。 这小小的玩意儿,比之石头和滚木差的远了。 滚木和石头,那真是擦着伤,碰着亡。 威力远不是这小玩意可以比拟的。 夏军竟是用上这小玩意了,可见他们的守城资源已经严重不足,现在已经是穷途末路了。 惟有一直在关注战场的格斯泰,瞳孔微微收缩起来,他心里,有种不妙的感觉。 似乎哪里不对的样子。 只是他也是第一次见到手榴弹,便是想提防,也是无从做起。 格斯泰紧紧盯着战场,要看看夏军丢下的这小玩意,到底有何威力。 并没有让他等多久,很快,格斯泰便看到了。 轰! 轰!轰! 这些手榴弹,在城墙之下,很快便是一连串的爆炸起来。 无数的铁皮碎片还有铁屑,发出凄厉的声响,四处飞溅肆虐,几乎笼罩了城下几乎所有的空间。 无数的清军,在瞬间身体便被击成了筛子,四处穿洞漏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