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少数的幸运儿,一多半,也是没跑几步,便自踉跄倒地,哀嚎痛呼着,很快便没了生息。 唯有极少数的幸运儿,才侥幸逃脱出火海笼罩范围。 他们一边惊恐大叫着,一边发疯般逃窜回来。 然后跪倒在地上,号啕大哭。 其凄惨之状,直到了闻者落泪,听者伤心的地步。 护城河内侧,夏军看着被火海吞没的清军,忍不住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这一次,可是有足足四五万清军,葬身于一场火海之中。 原来将军早就布置好了一切,只等清军钻入埋伏之中了! 亏他们先前还如此惧怕。 而清军那边,剩下的十几万清军,看着数万葬身火海的袍泽,忍不住遍体生寒起来。 他们实在没有料到,夏军竟然还有如此毒辣的手段。 先前他们还十分羡慕这些先登士兵,因为登陆虽然危险,但也意味着可以立功。 而此时,这些幸存者心里,唯有庆幸两个字而已。 幸好,没轮到他们前往,不然的话,此时葬身火海的就是他们了。 而清军将领图海,见到这一幕,只觉得心口被堵的厉害。 他只觉嗓子眼一甜,下一刻,不由冲口吐出一口鲜血来,身体向后便倒! “将军!将军!” 经过抢救,图海很快便是清醒过来。 他十分憔悴,一双眼睛血红,面露嗜血之色,如同一只老去的雄狮。 这一次,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足足五万士兵,生还下来的,不足千人。 而就算是这一千人,也几乎都被唬破了胆子,大多数都神志不清起来。 算上这一次,他已经先后损折了七万左右兵马! 七万啊! 在此之前,他们大清和大夏打了这么多年仗,都没损折这么多兵马过。 这一次的损失,让他再没有了退路。 即便能够拿下蓟州城来,他也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然而若是不能拿下蓟州城,只怕他全家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此时,为了家人着想,也唯有拼命拿下蓟州城来了。 只要能够拿下蓟州城来,他便能保下家人来了。 想到此处,图海重新站了起来。 这一次,图海决定宁可准备的慢一些,也不弄险。 这一次,他准备打造一座浮桥,一点点的铺将过去。 然后用大军团团围困住蓟州城,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蓟州城来。 接下来,图海便命令下去,让士兵开始打造钢铁浮桥。 这一场大火,足足烧了半天功夫,直到水中的火油燃烧殆尽,火焰方才熄灭。 不过,空气中弥漫着的难闻的气息,则是经久不散。 怕是一时半刻,也难以散去。 蓟州城中,则是人人笑逐颜开,兴奋不已。 将军实在是太厉害了! 在以往,大夏上下,几乎全都畏满清如虎。 觉得满清骑射无双,勇猛无匹,无法战胜。 然则今日,将军只是用了一把火,便轻轻松松烧死满清四五万士兵。 整个满清,才有多少兵马? 怕是将军随随便便放上几把火,就能将满清士兵统统烧个干净。 而贾琮,却是并没有放松。 清军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怕是三两天内,不会再进犯了。 他们必须要找到万全之策,才会继续进攻。 只是,他们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必然不会善罢甘休的。 如今图海那边,还有着十二三万兵马,还占据着绝对优势。 下一次他们再卷土重来,怕就没这么好抵挡了。 现在,必须要再进行布置不可。 接下来,贾琮再次招募民夫,让他们再次来到城墙之下,重新开始布置防务。 这边空气依然炽热,地面都有些烫脚,人站不多大会子就会大汗淋漓。 并且因为距离护城河更近,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味道。 幸好此时天气渐渐寒冷起来。 若是天热的话,怕是用不几日功夫,就要爆发瘟疫了。 如今,贾琮倒是没有功夫将河中的尸首尽数打捞出来。 贾琮给每个民夫都发放了口罩,戴着口罩,气息就淡了许多。 并且将工钱,提升到了每天五十文钱。 因此,尽管环境极差,蓟州城中的百姓,还是几乎都拥来参加报名。 而贾琮,也是在这些民工干活的时候,命人送来一桶桶的绿豆汤。 这里环境的确差了些,贾琮也不能让这些民夫中暑生病。 接下来,贾琮亲自指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部署进行开工。 护城河对岸,图海死死地盯着河对岸,眼神中露出森然杀机。 然则再是愤怒,此时他也不得不警惕起来。 不知这些夏军,又在做什么? 先前,他们就坑杀了自己近五万兵马。 如今,不知道他们又布置下了何等险恶的陷阱? 这一刻,图海竟然忽然间觉得脊背发冷。 如今他还剩下近十三万兵马。 但若是这位大夏的状元郎,再次布置下一个恶毒的陷阱的话,他这十三万兵马,又够他坑杀几次的呢?! 图海只觉得头皮发麻,他险些忍不住要放弃夺取蓟州城的打算了。 只是,为了家人的性命考虑,他却不得不继续坚持下去。 …… 却说此时,牛继宗的八百里加急军情,再次抵达京城。 而这一次的消息,则是让整座京城的百姓,都陷入到疯狂之中。 永隆帝得了消息之后,也不由猛地一下站起身来。 他惊喜欲狂地一遍遍地看着奏报,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那个小家伙,还真是不断地带给他惊喜啊! 并且这惊喜,还一次比一次大。 这一次,更是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之一的蓟州城。 收复燕云十六州,可说是永隆帝登基之后,最大的野望。 只是,因为大夏的国力,越发的衰退。 便是勉强维持现状,已是十分艰难。 实现他这个愿望的几率,已是越发渺茫。 然则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贾琮这个小家伙,竟是在不声不响中便做到了。 这真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接下来,永隆帝忙召集重臣到御书房中,议起了此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