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永隆帝说道:“贾爱卿请平身。” “谢陛下。” 永隆帝又道:“这一次召你来,是因为有几十位大臣都上奏折参你,特召你进殿自辩。” 贾琮说道:“是,陛下,不知那些大人参微臣?又是因何事而参微臣呢?” 此时,礼部侍郎出列说道:“本官参贾修撰在大夏月报上面妖言惑众,蛊惑百姓,破坏两国和议,动荡国本。” 贾琮再次问道:“不知侍郎大人觉得下官发布的文章,哪一句是在妖言惑众?” 礼部侍郎冷笑道:“你撰写之文章,通篇妖言惑众!简直狗屁不通!” “我大夏乃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自当与邻为善!尔之文章,通篇都在鼓动百姓,不知你居心何在?你可知罪?” 贾琮淡淡问道:“敢问大人,我大夏立国以来,与满清签订过几次停战合约?满清又有几次毁约?” 这话一出,礼部侍郎顿时张口结舌,一时说不出话来。 原来,自大夏立国以来,与满清多有征战。 双方先后签署过四次停战合约,然而满清一共四次撕毁过停战合约。 也就是说,满清从来都未曾真正遵守过停战合约。 每一次满清入侵大夏,得到好处之后,就和大夏签订停战合约。 大夏还要再搭上一些好处。 然后等满清消化完所得,腾出手来之后,马上就会撕毁合约。 每一次都不例外。 因此妄图通过签订合约来换取真正的和平,无异于痴人说梦。 见礼部侍郎没有回答,贾琮又自说道:“若是大人不记得的话,下官可以告诉大人。” “满清曾先后四次与我大夏签订停战合约,而每一次,他们都很快撕毁合约,再次开战。”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这种食言而肥、背信弃义的蛮夷之辈,难道大人相信他们真的能信守承诺吗?” “面对接二连三的毁诺的蛮夷之辈,大人若仍旧相信对方下一次一定会信守承诺,那么大人何其愚蠢?” “而若大人也知蛮夷之辈不会信守承诺,但是仍然假装不知道这一点,那么便是坏!” “不知大人究竟是蠢呢?还是坏呢?” 礼部侍郎指着贾琮大怒道:“好你个黄口小儿!竟敢信口雌黄,出言无状!老夫和你势不两立!” 贾琮冷笑道:“侍郎大人莫非是被下官说中心事,恼羞成怒了吗?” “大人一心甘愿做满清走狗,心里怕不是想着,等你主子打过来,你也好转换门庭,跑去新主子面前也好讨一个大官坐坐!” “无论朝廷如何变换,你们这些高官,只要丢掉礼义廉耻,总是少不了官做的!” “然而你们又置圣上和我大夏百姓于何地?” “侍郎大人还有诸位大人之所以弹劾于我,难道不是因为我戳穿了你们心事而心虚吗?” 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朝堂之争,是有其潜规则的。 一般而言,不到不死不休的时刻,这些大臣们,是不会将话说的这般不决绝的。 贾琮这番言论,算是揭开了这层遮羞布。 当然了,贾琮本就有备而来,故意如此的。 秦相派系的官员,尤其是弹劾过贾琮的官员,果然出离愤怒了。 首当其冲的礼部侍郎,被气到浑身直哆嗦,他伸手厉声呵斥道:“无知小儿,你血口喷人,老夫,老夫和你势不两立!” 还有更多的官员,也站出来指责贾琮。 而贾琮横眉冷对千夫指,浑然不惧。 此时,梅翰林则是出面说道:“贾修撰果然不愧是连中六元的状元郎,果然巧舌如簧,辩才无碍。” “只是你之所言,未必便不是你心中所想,以己度人罢了!” 这梅翰林,倒是恶毒的很。 他这属于是反咬一口。 贾琮不是骂他们心怀二心吗? 梅翰林便诬陷贾琮心里才是这么想的。 而贾琮只要分辨,就会陷入他们的圈套之中。 殊不料,听了这番话,贾琮忍不住纵声大笑起来。 这位梅翰林,虽然十分恶毒,然则对他而言,这番话却是神助攻。 自然而然的就引出他接下来想要说的话来。 一番大笑,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之后。 贾琮才朗声说道:“我和尔等,自然是不同的!” “弱冠系虏请长缨,岂让儒冠误此生?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狼军诛满清!” “臣,贾琮,愿弃笔从戎,愿披甲执戈,上阵杀敌!请陛下成全!” 轰! 这番话,让朝堂之上,满朝文武,都为之震撼不已! 这位状元郎,如今竟是要弃笔从戎,要亲上战场杀敌! 这番操作,漫说是那些保守派。 便是寇相和永隆帝,都为之震惊不已。 因为此前,贾琮也没和他们透气,会玩这么一出啊! 唯有林如海,事先知道一二。 但也未料到,他竟然是当众请缨。 永隆帝很快便是说道:“贾爱卿,你之忠心,朕甚为欣慰。” “然则术业有专攻,你乃状元郎,其才并不在战场厮杀上,因此,你之请求,朕,不允!” 永隆帝真的不舍得放贾琮上战场。 大夏和满清,乃是国运之争,战场之上,多贾琮一人不多,少他一人不少。 贾琮的才能,当放在朝堂之中。 只要磨砺一二十年,必将成为大夏之栋梁之材! 因此,永隆帝怎么舍得放贾琮去战场冒险? 而贾琮听了永隆帝的话之后,却是再次请求道: “启禀陛下,微臣乃将门之后,值此边境动荡,蛮夷屠杀我大夏百姓之际,微臣又怎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微臣神射,胜于满清神射手,微臣同样善于骑射、弓马、排兵布阵!” “微臣之家族,乃勋贵之家,我大夏勋贵,与国同休,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微臣愿率领族中子弟,上阵杀敌,至死方休!” “恳请陛下允可!” 大夏勋贵,与国同休,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贾琮这番话,让永隆帝心里,生起颇多感概。 若是我大夏百官,都做此想,该有多好? 永隆帝凝视贾琮半晌,从他眼眸之中,看到了果敢坚毅,看到了视死如归,看到了满腔热血! 半晌之后,永隆帝沉声说道:“好!我大夏儿郎,当如是也!” “你的请求,朕,允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