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并且听到了整座京城的舆论声。 而等第二日早朝之后,他们又听到了忠顺亲王和秦相追加了五万两银子捐赠的事情。 这让他们,也不得不感叹,这大夏月报,实在是太厉害了。 逼的忠顺亲王和秦相,都不得不让步。 而如今忠顺亲王和秦相,都已经加捐了五万两银子。 那么他们,也必须要跟着进行加捐啊! 虽然他们不用跟亲王和宰相看齐,但是一万两银子是少不了的吧? 若是不加捐,万一再被大夏月报刊登出来,到时候,他们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早知如此,还不如昨儿捐赠的时候,他们就掏几千两银子捐赠呢! 这样的话,他们今儿也不用再加捐一万两银子了。 只可惜,这世上并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 百官们,甚至都没等到退朝,就迫不及待地让在宫外候着的书童等传信。 让他们回去,取一万两银子出来,然后送去户部加捐。 当然了,说是文武百官,其实人数上,远远达不到百人的地步。 其实大夏朝,能够有资格上朝的人还是不少的,绝对超过百人。 但是平时在京的,有资格参加早朝的人,那一下就少了许多。 满打满算,也就二十余人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算上永隆帝从自己内帑中掏出的五万两银子,加在一起,也已经三十五六万两银子了。 这还没算各部的在京城的三品以下的官员,即便他们捐不到一万两银子。 但是总体加起来,算五万两银子好了。 全部加在一起,光是官员捐献,就超出四十万两银子了。 第一批的赈灾银子,基本已经够用了。 并且还有京城那些世家大族和富商的捐献,还没开始呢! 虽然以往,他们也捐不多少,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十余万两银子而已。 但是这一遭儿,未必就没有变故的。 君不见就连忠顺亲王和秦相,都不得不又追捐了五万两银子吗? 其他高官,也再次追捐了一万两银子。 京城的世家豪门,地主土豪,未必就不怕曝光啊! 捐的多了,未必会给他们曝光,但是一旦捐的少了又被曝光出来,势必会引得整座京城百姓的唾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