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甚至还有人被他们的高风亮节,感动的流泪不已。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还在下面。 大水无情,人间有爱,当今圣上在朝堂之上,发动募捐。 圣上从自己内帑中拿出五万两银子来用以赈灾。 北静王和寇相还有林侍郎分别捐出一万两银子。 而忠顺亲王、秦相,分别捐出五百两银子。 其他大臣捐献的数目,统统低于五百两。 按照官职,在五十两到三百两不等。 若是没有对比的话,这份募捐名单,倒也没有什么。 左右是捐的多一些和少一些罢了。 然则,前面可是有珠玉在侧! 先有状元公捐献两万两银子,状元夫人更是捐出了自己所有嫁妆,状元小妾捐出一万两银子! 就连他们几人的十几个丫鬟,都凑了五百两银子捐献了出来。 五百两银子啊! 可笑可叹的是,忠顺亲王和秦相两人,同样捐了五百两银子。 仅仅只是和状元郎家的几个丫鬟捐献的银子一样而已! 而无论是忠顺亲王,还是秦相,不说富可敌国,但绝对是家财万贯。 这样一对比,当真是莫大的讽刺! 呵呵,这就是大夏的王爷,这就是大夏的宰相吗? 原本,因为忠顺亲王和秦相,十分善于经营。 他们在民间的名声,还是不错的。 然而经过这一番对比,这两个人,形象一下轰然倒塌。 在极短的时间里,他们便受到整座京城的唾弃。 “呵呵,这就是咱们大夏的宰相吗?秦家可是顶级世家,富得流油,可是这一场水灾,他竟是只捐献了五百两银子。” “谁说不是来着?竟然只和状元公家的丫鬟捐献的银子一般多,哼!我若是状元郎,就让家里的丫鬟子捐五百零一两。” “就是要比一个亲王一个宰相,多出一两银子来,到时候看他们一张老脸往哪搁?” “你觉得他们统共才捐了五百两银子,难道还要脸不成?” “这话说的也是,咱们这大夏朝的满朝文武啊,真是脸都不要了!” “要说起来,这位状元公的娘子,真真是菩萨心肠!” “她可是林探花的嫡女,家学渊源!然则像她这般家世的女子,也不在少数,然而做出此等善举的,也唯她一人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