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立世独木-《黛痕》


    第(2/3)页

    “全诗是:‘曜日沐世兮,万物仰其峥嵘。皎月替日兮,千秋沐之朦胧。山雨欲来兮,唯独木立于世。待到狂风溢楼摧折独木兮,萧瑟然,空悲戚。’”

    “这是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的结合体吗?”元黛脱口而出。

    “这是苏词体,你的曾祖父是创始人,只前三句有所要求,最后一句是允许变化的,因为用的人极少,所以你可能也不知道。苏钦用苏词体写诗,或许有别的用意在也未可知。”

    “很少用?”

    “嗯。”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啊?”

    “啊什么啊?夸你能干呢。”

    “……”谭禹泽看着元黛,看了很久,然后皮笑肉不笑道:“我谢谢你哦……”

    元黛摆了摆手,笑嘻嘻:“不用谢不用谢。”

    谭禹泽的笑容僵在脸上,元黛仿佛能听到那莫须有的磨牙声……

    呃,好像一不小心嗨过了,得罪了大人物……

    于是元黛赶紧把话题拉了回来:“呃,那既然很少用,有没有可能是别人代笔,构陷呢?”

    谭禹泽此时此刻又沉浸进了他的公文里去,他漫不经心的答:“那得有证据,你这只是猜测。”

    “猜测怎么了?没有猜测哪里来的线索去寻找证据?没有猜测哪里有破案的可能?没有猜测,那……”

    “既然有了这么重要的猜测你就快去找吧!”谭禹泽放下笔,抬头,一字一顿:“话不要说太多,太吵。”

    元黛生平第一次发现,和有些人聊天是这么的费劲儿,这种人,美其名曰,话题终结者!简直没办法聊天!可怎么办呢?寄人篱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愤愤然的闭了嘴,研究卷宗去了。

    苏钦原在朝中时,为支持变法一派,而当时的先帝恒仁年事已高,并不愿在朝中大动干戈,故未予支持。此讽喻诗意蕴过于明显,并不像是苏钦作风,因为这着实不符合逻辑,毕竟他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除非故意要远离朝堂,但这样陈情辞官便可,又何苦再挨那三十下笞刑?时为永文三十二年……

    “公子知不知道永文三十二年的时候发生过什么大事?”

    “莫氏叛乱。”

    “有相关的记载吗?”

    “我身后书上第七列从下往上数第三阁,自己找。”

    元黛挑眉,记得这么清楚?果然非人也。但腹诽归腹诽,手头的事情还是要赶忙做起的。

    这臣子叛乱可是大事,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苏钦这首多是为此而作,只是被有心人拿来用大做文章罢了。而讽诗及构陷二事皆由冯翰一人而起,事案始末怕与此人脱不开干系。

    元黛还没找到,思及此,便立马停了手,道:“等等,光禄寺卿冯翰,这个人,怕是重点人物吧?”

    “正是因为冯翰与苏钦是多年好友,他的供词才这般令人信服。说来苏钦还是冯翰的恩人,永文二十五年苏钦升任礼部尚书,二十七年时担任应届贡举选试主考官之一,时年冯翰第五次赶考,年岁比苏钦长,却为苏钦提拔,成为当届榜眼,即后,便常与苏钦一道,属一派。”

    元黛叹了口气,这人,虽然话题终结者吧,但是,长得好看,而且,真心厉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