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地心飞船-《星际征航》


    第(2/3)页

    这是一个巨洞,墙壁有规律地“呼吸”,似乎酝酿着生命气息。附近不算昏暗,但仿佛有红光照射,有日落之光辉。

    该墙壁由飞米材料制成,有生物特性,在这一片死寂的地心,就如同储存生命的器皿。

    洞的主体是一些研究所,其中大多是这十年间建设的纳米研究所,配备先进的研究设施,还拥有一些简易的生产设备,以保证研究所需。

    洞的中央就是外星飞船了,这艘巡逻艇仿佛有神奇的力量,让人盯上了,就不想再挪开眼睛。

    全舰是椭球形的,猩红的外壳仿佛会呼吸,不知多少年的沉寂后,依然有生命的气息。

    飞船没有明显的界限,仿佛把舰首、舰腹、舰尾糅合在一起了,也看不到任何武器系统,甚至连尾部的喷管出口都没有。

    一看到这艘飞船,所有人都肃然起敬。它是一艘凝聚超高科技的飞船,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超越人类数年。

    可能要以百年甚至千年计。

    然而,现在这艘飞船落在了人类手里。

    古代人拿到一台手机,他们可能无法清楚里面的原理,但还是能搞懂它的使用方法的。

    甚至于将外壳扒下来,可以进行相关研究,或许能将电其池原理给搞懂。

    所以人类也就这样做了。

    由于该飞船已无任何能量,研究人员便对飞船外壳进行了小规模开口。在超高能量的激光持续照射下,飞船的外壳很快便被洞穿。

    接下来就是纳米机器人的领域了,大量纳米机器人从各个小孔小心翼翼地钻入飞船内。刚开始,机器人的探索极其缓慢,它们蹑手蹑脚地将飞船的中央计算机搬了出来。

    值得庆幸的是,对方的计算机依然是量子计算机,但这些量子计算竟然是飞米级的。

    把一台计算机做成飞米大小,并具备超高计算力,这难度太大了。制造一面飞米级的墙壁容易,但制造一台飞米级的量子计算机,几乎要难上登天。

    以现在人类的微观工业技术,根本不可能制造一台飞米级别的量子计算机。

    所以,研究人员只能开展破译工作,放弃了与其相关的制造科技。

    如果说这台量子计算机是一个画饼,根本不可能摸得到,那么那台曲率引擎,就是令人眼红的黄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