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妥协-《北宋假圣人》


    第(3/3)页

    宋庠想到了一个关键点,其实范仲淹和韩琦都比杜衍合适做枢密使,但杜衍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他年纪大,过不了两年就要致仕,皇上恐怕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吧!

    “臣同意杜大人回来担任枢密使,杜大人年事已高,回到京城也算是对老臣一种安慰。”

    这些人精一听到年事已高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就当是给杜衍养老了,想明白这些大家一片赞同声,各取所需之下柴家造反的事情就这么轻易的决定下来了。

    但谁去处理那些证据就让人头疼了,刑部一家去赵祯不放心,赵祯派人去群臣不放心,所以最后在大家一致同意后,由三方各出一人去处理那些证据。

    陆子非没有跟着去,因为他还有事情要和赵祯说,出了垂拱殿转了个圈又回到殿里,赵祯笑道:“朕就知道你小子还有事要说。”

    “一切都逃不过皇上的眼睛,臣确实还有疑惑,这个也只有臣知道,审问的时候身边没有其他人。”

    赵祯说道:“说吧!现在只有三个人,你放心的说。”

    “这件事怕是和将门脱不了干系,至少潘家一定是知情的,丐帮的头目乞三对我说柴家准备由来已久,臣有些担心···。”

    “见到柴易希的时候朕就想到了这些,你以为就咱们两个想到这块吗?那些宰相早都想到了,他们没发难是因为他们急着要擦自己的屁股,事后算账是他们的正常操作。”

    陆子非没有多大的反应,他也想到这里了,不过想到归想到,但对皇上一定要坦言,所以他一直强调态度很重要。

    “那个乞三没有留的必要了,臣私底下把他处理了吧!”

    赵祯说道:“这件事你去不合适,让上官去吧!带回宫里朕还要问一些问题。”

    陆子非说道:“那臣告退了”

    赵祯说道:“你这件事做的不错,各方面的处理都签到好处,这两年你成熟了不少。”

    陆子非告谢后就离开了,出了大殿他在心里偷骂道:“说这些毫无意义的话还不如来点实际的东西,光说好听的有个屁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