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喂,给多了。”顾小悠召唤道:“等我给你找钱啊!” 孟钰脚步停都不停,头也不回的走了。 顾小悠哪里会绞银子,着急忙慌的找来了周氏,孟钰早就不见了踪影。 “主仆都一个样,出手都这么豪爽。”顾小悠掂量了一下碎银,随手放进钱匣里。 孟钰走了没多久,早餐铺子就开始进人,整间铺子忙碌了起来,新的一天正式拉开帷幕。 忙活了两个时辰,中午贴了限量供应的公告,傍晚为了一百个吃夕食的名额,许多客人早早的就来排队。 早餐铺子门口排队的人多了,过往的行人就多了好奇,打听过后也对早餐铺的吃食来了兴趣。 一来一往的就多了许多新的食客。 食客多了,顾小悠就让木作结合着街景搭了个棚子。 棚子的样式是顾小悠仿照现代的亭子改造的,伞形一样的棚顶,细而结实的棚柱,棚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摆放着石桌和石凳。 每张石桌上都摆放着棋牌,以供等候的客人消遣。 等待的同事,顾小悠还安排了伙计三不五时的供应热茶和特制的小吃,排队的客人待在挡风遮雨的棚子里,又能喝到免费的热茶和小吃,就算没排到号,也因为周到的服务而没什么怨言。 早餐铺子的优惠活动结束,来往的食客也不曾烧过。 厨子们也逐渐适应了早餐铺的节奏,就算顾小悠和周氏不在,也能游刃有余的按照单子做好吃食。 跑堂的伙计和丫鬟就更不用担心了,得益于顾小悠的古代餐营业员工守则,大伙对付各种状况都得心应手。 早餐铺的生意逐步稳定,每日来尝鲜的食客很多,虽然后厨不用帮忙,顾小悠也还是不能完全放心,毕竟是第一次涉足餐营业,顾小悠整天泡在早餐铺子里,时刻关注铺子里发生的大小事务。 渐渐的随着开店的时日久了,她发现其他铺子的员工,像伙计啊、快递车夫啊、丫鬟女工啊,就连书生都开始特意到早餐店买早餐。 更令人欣喜的是早餐铺子渐渐有了回头客,除了已经熟悉的书社客人,渐渐多了些生面孔,尝鲜的人都变成了固定的食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