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男神和女神-《愿你的世界洒满阳光》


    第(2/3)页

    刘淏的家族在村里面算是有头有脸的,邻里邻居关系甚好。

    每次出门前,刘淏的母亲总会给刘淏递上一袋橘子,刘淏数了下和以往一样刚好是八个。刘淏的母亲笑着说道:“出门做客不好空着手去,带上橘子是为了讨个吉利,这样主人家也开心。”

    刘淏却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因为每次到亲戚家,亲戚们都会换上四个自家的橘子,每当刘淏走完几家亲戚,准备返程的时候,橘子还是完整的八个。当然有时候也存在例外,有些主人家不知道刘淏拿来了礼品,也就没有当面回礼,不过在事后发现后便会亲自上门拜访和回礼。

    “老妈,每次我拿去都是完整的拿回来,多没意思”

    “这是礼数,不能随便,快拿着”刘淏的母亲一再坚持,刘淏伸手接过了袋子。

    刘淏心想这或许也是仅存的一点年味了,如果一再减免,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就真的消失不见了。

    潮汕地区的过年,无非就是祭祖和拜神,放鞭炮是成年男子的必备技能,男女分工合作,男士放鞭炮,女士祭祖和拜神。

    刘淏胆子小,每次放鞭炮的时候都需要拿上一根细长的香(檀木香),才敢上前点燃火线,半蹲下来也只是为了能快速起跑,刘淏的堂哥每当这个时候都会制造些声响来吓唬刘淏,使得刘淏经常需要尝试几次才能点燃火线。

    刘淏的父亲一直看不惯他的胆怯,严厉地说道:“男子汉要大胆些,畏首畏尾地难成大事!”

    走完亲戚后,刘淏一个人走到村里的“门口包”(周围村子规划出用来办理红白喜事的地称),这是村里面人员最密集的地方,周围有烧烤摊和几个士多店,其中一个就是刘淏奶奶的。

    这个士多店已经开了二十多年,由刘淏的爷爷一手建起。一开始是卖粥的,也做过宵夜,甚至是赌档,后来刘淏爷爷仙逝后便转做了士多店。每逢佳节,刘淏堂兄弟几个都会来到他奶奶的士多店捧捧场,买点年货什么的。每次奶奶都不愿意收钱,刘淏只得乘着奶奶不注意的瞬间,把钱放到桌面上匆匆离开。

    来到烧烤摊,这是刘淏的一个亲戚开的,每每到过年都会出来摆摊,听说今年的生意没有往年好做了,一个劲地和刘淏哭诉。还问刘淏有什么生财之道。

    满口生意经的刘淏随口一说:“送外卖啊,送货上门,这样就有竞争力了”。没承想刘淏的随口一说,他真的照做了,生意比想象中的火爆。从此刘淏来他家吃烧烤就不用再自掏腰包了。

    小孩子们奔跑嬉戏着,拿着五毛钱一盒的“红蜘蛛”鞭炮,又惊又喜,点燃后赶紧扔掉,嘣的一声甚是刺激。

    刘淏走上前和小辈借来了几个小鞭炮,感受了一番童年的味道。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当所有人都在家里静享天伦的时候,刘淏却准备要背着包往门外走。刘淏最不喜欢的就是离别,说好了九点出发刘淏却和父亲提前说好,计划偷偷地离开。

    刘淏的家到停车的地方大约要走上两百米,刘淏的父亲提前去开车。

    八点半整,刘淏偷偷地走到了家门口,刘淏的母亲正在厨房忙碌着,给刘淏准备早餐。.

    刹那间似乎是看到了一个身影,连忙放下手中的事情,急匆匆地向门口赶去。

    这时,刘淏已经步行了一小段路程,当刘淏想回头再看一眼老家的时候,看见了母亲。刘淏的母亲从家里走了出来,步履蹒跚得向刘淏走去,停下脚步。惊呼!刘淏的母亲由于匆忙,脚绊倒了门槛,鞋子掉了。刘淏吓了一跳,还好没有摔倒。此时的刘淏的母亲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头捡鞋子,而是和身后的刘淏妹妹说:“帮我捡起来,你哥要出门了”。

    就这样,刘淏的母亲光着一只脚,继续向刘淏走去,生怕赶不上和孩子的道别。顿时,刘淏的眼眶红了,低下头,生怕被母亲看见。

    “去吧!多吃点,别为了省钱,吃乱七八糟的东西。要吃胖一些,老妈才高兴,快去吧!”一句话里面重复说了两次“去吧”,刘淏知道一年只见两次,最不习惯的便是自己的母亲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