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儿臣……记住了。” 赵宸重重地点了点头。 赵锋欣慰地笑了,他捏了捏儿子的小脸。 眼中的冰冷散去,重新恢复了温情。 “走,陪父皇用早膳。” …… 父子二人用过一顿简单的早饭后,赵锋离开了后宫。 而与此同时,一道道来自吏部的任命文书。 如同雪片一般,飞向了咸阳城内外的各个角落。 一百零四名新科进士的去向,尘埃落定。 有人欢喜,有人愁。 那些策论主张仁政教化的学子,大多被授予了京官的职位,或是进入六部实习。 或是下放到富庶的郡县担任佐官,前途一片光明。 而那些在殿试上,大谈特谈如何利用藩属,如何以铁腕手段攫取利益的“鹰派”学子们。 则无一例外,全部被外放。 他们的任命,要么是前往刚刚成立的“殖民开拓司”。 要么是直接作为使节团的副官,派驻鸟不拉屎的非洲和澳洲。 这些任命一出,几家欢喜几家愁。 被外放的学子们,大多唉声叹气。 觉得自己是时运不济,被发配边疆。 而留在京城的,则弹冠相庆,庆幸自己领会了圣意。 下午,状元府。 齐松在张婶的院子里,摆下了一桌酒宴。 宴请的,只有两个人。 榜眼李才,探花诸葛辉。 三位本届科举最耀眼的明星,此刻却境遇迥异。 齐松入翰林院,兼任太子侍读,圣眷优渥,前途无量。 李才被任命为“殖民开拓司”副使,不日就要启程。 前往西域,负责统筹对非洲矿产的勘探与开采。 诸葛辉则被任命为“大楚银行”的海外行总办,过几日便要随东海舰队的商船出海。 前往澳洲,负责建立当地的金融体系。 酒过三巡,齐松看着两位即将远行的好友,心中满是离愁别绪。 “李兄,诸葛兄,此去山高路远,务必珍重。咸阳城里,小弟永远为二位温着一壶酒。” 他举起酒杯,眼眶有些泛红。 李才与诸葛辉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李才一饮而尽,抹了把嘴。 脸上没有丝毫被“发配”的沮丧,反而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