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清在自己窝着的时候,剧组已经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剧本围读了。 对于李清这位演员,大家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好奇。 转变为了后来的平常以对。 就是一个普通的演员嘛,也没有什么三头六臂的,能够将黎鸣比下去的缘由,大概也是因为他的动作戏方面,确实是有着自己的优势所在。 相对于这部剧的内容,所具备的优势! 而在演技反面,大家都没太多好奇心了,在剧本围读,对台词的时候,都可见一斑。 包括陈德笙都没继续指望下去了,文戏的重点他知道拿捏在何处,也知道该怎么拿捏。 总而言之吧,就是没太指望刘郁白能够发挥多高水准的文戏吧。 甚至到后来,李清都不来参与剧本围读,也无所谓了。 此时,几位演员坐着聊天休憩,大都是饰演二线配角的几个演员。 其中,王学义也参与了其中的聊天,围读之时的休憩也不错。 聊角色,聊戏份,反正都聊聊呗。 聊到剧本围读的情况时,王学义赞叹道:「几位年轻一代都还不错。」 王学义是真心的。 就连一开始表现欠佳,歌星出道的李玉春,都给了王学义一个还行的印象。 是先天不足,但后天却很努力的歌星,现在跨入演艺圈里,准备找寻新的目标。 努力的孩子不会让人讨厌———至于导演讨厌还是喜欢就是另一回事了。 努力了,至少能说明是未来可期嘛,要是努力都不努力的话,那真的就只能是沉寂下去了。 钱去推都推不起来那种。 「李清那孩子也不错。」 王学义评价道。 至少能接的住戏的合格水平。 已经无所谓了。 要求也不能太高嘛,对年轻人。 后来,谢锋霆也来参与进来了。 「就是年轻人有些端着。」另一端,一位演员笑道:「就一开始来参加了一下剧本围读,后来就没来参加了。」 李清对导演说的是想要看看那清末记录片,找找感觉和演技的贴合。 老演员们对此都是一副懂得都懂的样子。 这八成是先前剧本围读的时候表现平平无奇,年轻人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找个理由端着。 怕丢人! 毕竟,看纪录片什么的,怎么能够提升演技嘛。 你要说去看同类角色的电影作品,还有得说一些,但看那干巴巴的纪录片。 咱是演员,又不是考古学家,也不是历史学家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