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总!” 大家再次听到了这个传奇的名字。 “这种焊接技术来源于岛国,是他们在五年前由一家焊接工厂创造出来的,后来美国人也学会了,恰好刘总在大学里学到了这种技术。 不过,即使是在美国,这种技术也处在实验阶段,没有完全弄明白,但是刘琅可不是普通人,他学到后改良了一番,把这种技术完全摸透,并且将所有步骤都详细的记录了下来,我也仅仅是学会点皮毛而已,只能做到焊接普通的铸铁件,至于说更高级的零部件,比如说高压管件、不锈钢材料还无法完成,当然,这只是时间的问题,只要给我充足的时间,这些材质都可以进行加强焊接,你们想学吗?” “当然想学,谁不想学谁就是傻子!” 所有人都大喊道。 “好,那我们就从最基础的学起吧……!” 杜欣说得没错,这种加强焊接工艺是刘琅在斯坦福大学学到的一种工艺手法,在美国也是属于“高科技”了。 这种技术是八十年代初期由岛国人创造出来的,最先应用在汽车车门的焊接上,以前的车门都是整体一块材料一次性压膜成型,虽然整体性很好,但是因为压制成型的限制,相对来说材料的强度不高,这就存在着安全隐患。 后来风田公司的工人们在经过无数次试验后,终于创造出了一种可以增强焊接处强度的工艺,有了这种工艺后,可以将两块比较小的高强度材料焊接在一起,焊缝处的强度反而更高。 这么一来风田车的车门就是由两块,甚至三块强度更高的材料拼接而成,强度反而更大,这种技术让美国人都很震惊。 美国汽车行业协会想要学会这项技术,就和斯坦福大学合作,大学方面的负责人正好是材料工程的汉斯教授,刘琅虽然不是他的学生,可是他的课也经常去听,对方很喜欢刘琅,有时也会带他到自己的试验室,这个项目不是很重要,对方也不忌讳,把很多测试的数据都告诉了刘琅。 好吧,说到数据分析,尤其是关于机械工程方面的数据分析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刘琅再强的人了,就是普通的计算机也做不到,因为计算机还需要用算法来进行分析,刘琅本身就是专家,他的大脑自带各种参数。 再经过近半个月的计算和分析后,刘琅还原出了这种工艺手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