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五月终于过去了,六月张开双臂,大摇大摆,高调的降临大地。 天气显然要炎热许多,而且经常性的下起倾盆大雨。 这一天上午天气好好的,阳光明媚。 中午的时候,就忽然下起了大雨,哗啦啦一阵,仿佛整个太平洋的水都倒过来了。 在燕京东城区的一间小院子,一名留着短发,穿着大裤衩的中年男子正坐在院子中间的太阳伞下,眯着眼睛想事。 这名中年男子便是大名鼎鼎的贾科长。 从戛纳电影节回来,贾科长继续编写新电影的剧本。 这部电影暂时名为《山河故人》,剧本实际上早就完成了,不过他最近心神不宁,总觉得还不够好,因此不断的检查,试图找到心中不安的原因。 直到昨天晚上,他这才发现自己不安的源头。 他想要于明年参加戛纳电影节,冲击奖项。 而在今年的电影节期间,与李声耀交流时,李声耀劝他不要参加明年的戛纳电影节,劝他去威尼斯电影节,或者是柏林电影节。 李声耀的商业眼光,以及拿奖能力,大家都是信服的。 这就成为了贾科长心中不安的因素。 他要参加戛纳电影节,当然不是为了戛纳美丽的海景,他就是想要冲奖。 李声耀劝他不要参加戛纳,是不是认为他明年不能在戛纳有所作为呢? 难道他就真的与戛纳电影节无缘吗? 就在此时,敲门声响起。 贾科长起身过去开门,只见门口立着一名样貌周正,面带微笑,很有阳光暖男气质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叫魏舒均,华夏传媒大学毕业。 已经执导过几个短片,颇有才气。 而且魏舒均家里有点关系,有点小钱,贾科长早就认识他。 “小魏啊,快进来。” 魏舒均手中提着一个袋子,进入小院,便将袋子递给贾科长,“叔,这个月新出的《电影手册》,还有《视与听》,我从国外带回来的。” 《电影手册》和《视与听》都没有汉字版。 在内地没有销售网点,要购买这两本书,只能在国外买。 贾科长闻言,微笑点头,“坐,我们吃点水果。” 他让家里的阿姨切了一盘水果,然后坐下来与魏舒均聊天。 魏舒均去年夏天才从大学毕业,然后自己开了一家影视公司,雄心勃勃,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导演。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制作属于自己的电影。 他过去没有制作长篇电影的经验,便来找贾科长,希望可以得到贾科长的指点。 这小子还不是拍一般的商业电影,他想要拍文艺片。 贾科长不是小气的人,便耐心讲述他自己早期的经验。 就是拍小成本文艺片,放在国外电影节展映,冲击奖项,卖出版权,形成良性循环。 魏舒均听得很认真,一边点头,一边不断提出疑问。 聊了足足有两个小时,贾科长将自己早期的经历都讲的明明白白,听得魏舒均非常佩服,连连说着一些好话。 像是贾科长这一套。 老谋子他们早就开始玩了。 不过贾科长应该是这套玩法最后的继承人。 后续没有人像他这样成功了。 现在的年轻导演,更多选择商业片开局。 毕竟商业片能赚钱。 贾科长见魏舒均的模样,心中亦是有些得意,拍小成本文艺片起家,最后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可不是谁都可以复制的。 他听着对方的夸赞之词,渐渐觉得这个小年轻有眼光,想到自己最近考虑的事,便忍不住说道:“小魏,我打算拍一部新电影,你觉得我应该参加明年的戛纳电影节,还是威尼斯电影节?” 魏舒均闻言一愣,“叔,什么题材的电影?” “社会大变革下,普通老百姓的心态,生活变化。” “那你原本是怎么想的?” 贾科长觉得魏舒均是可以信任的人,想了想,便说道:“我原本打算参加戛纳电影节,为了明年参赛戛纳电影节,我今年就过去当评委了。 而且在电影的角色选择上,我会用一些比较有名气的女演员。” 他已经构思过故事里几个重要角色的扮演者。 他打算过段时间去港岛,请张曼钰出山,张曼钰不愿意,他就请张艾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