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卷 第三章:云霄宫内-《那年我在大唐》


    第(2/3)页

    其中一处靠近龙首的山峰上,耸立着几座庞大的道观,让人惊异的是,按理说这昆仑山脉地势甚高,海拔不知几千里,山巅本该是终年积雪,可这几座山峰却依旧是春意盎然,令人唏嘘不已。

    随着视角的拉近,穿过一重重的云雾,仔细观望,就会发现,那巨大的道观峰峦叠嶂,一条衍生到山脚的阶梯,不知道有多长,从山脚远远的看去仿佛是一条通往云端的路径。

    道观的占地面积十分宽广,穿过又高又厚的院墙,扑面而来的浓郁药香沁人心脾,映入眼帘的百亩药田流光闪动,无论是随地可见的巨大的人参,茯苓,还是稀罕的灵芝,朱果。无一不透露着道观的底蕴。

    药田上空,无数的仙鹤在天空中盘旋着,空灵的鹤鸣声此起彼伏荡漾在山谷中。古朴又气派的道观正门的上方,巨大金丝楠木雕成的牌匾,却奇怪地上书着,两竖,共六个斗大的金色字体‘太华山云霄洞’。

    云霄宫内,僻静的一座偏殿中,纤尘不染的大理石地面,放着一个个明黄色由丝绸编制而成的精美蒲团,一个明眸皓齿,英气逼人的道士装束的青年正襟危坐于那蒲团之上,双手搭在膝盖上,眼中精光闪烁。

    要是江流看见此人,定会大感诧异,这青年不是他人,正是与自己本体交手上百回合不分胜负,又被自己第二元神击败的神卫军校尉——郝光序。

    此时的郝光序摆着一副标准的练气姿势,但是神色却显得有些不耐烦,久久不肯入定,且每过一刻钟,他就会用那双剑目看向偏殿的门,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人。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郝光序快要坐不住,打算起身的时候,耳畔却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那脚步声很轻,但在这幽静的偏殿里却显得十分大,郝光序期待的目光投向殿外。

    “徒儿久等了!”青色的人影闪动,偏殿的大门外,一个身穿青布道袍,两鬓斑白,但脸上的皮肤却细腻光滑如同婴儿一般的老道,手抱着浮沉,迈步跨过门槛,走进了偏殿。

    看见那老道,郝光序连忙恭敬地对着他作揖:“徒儿拜见师尊!”

    那老道笑了笑,一挥扶持,一股清风吹过,无声无息地将郝光序的身子托起,同时温润细语的道:“光序啊,你如今贵为朝廷武官,再行此大礼,可有些不合适了。”

    “师傅这是说的哪里的话,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无论光序身处何地,身处何职,师傅终究是师傅啊,天地君亲师......”郝光序脸上不敢露出丝毫不敬。

    可那老道不等他说完,就摆手打断他,淡淡地说:“天地君亲师那是儒家那套,咱道门可不信那个。”

    “呃!师傅教训的是,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光序心中师傅的恩情绝不敢忘。”郝光序低着头,对着老道认真的说道。

    世人皆知,昆仑山乃是圣人道场,阐教祖庭,道门圣地,其中玉虚宫的大名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自从圣人闭世,整个玉虚宫都被圣人用大神通掩去了行踪,玉清圣人座下号称十二金仙的十二位弟子便将道统搬来了昆仑,从此在昆仑山开枝散叶,虽然十二金仙都已经成了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今的昆仑再也没有了当年万仙来潮的景象,不过阐教的道统依旧是流传了下来,且枝繁叶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