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书法奥秘-《我是我爸》
第(2/3)页
所以,书法家的笔画省略,一定是有依据的。包括其他书体都是一样,只要古代书家写过,包括已经基本不用的异体字,古体字等等,笔画的省略就在书法艺术作品当中成立。
古代统治者也为此颇费心机,编印各类字典来规范汉字书写。
即便是到了当代,印刷术高度发达,通讯也瞬息千里,但不也存在汉字书写规范问题吗?比如,“茶”、“奈”等字,到底脚下有没有钩画呢?仿宋字有,黑体字就没有。
那么,也就会出现汉字在书写上的差异,多一笔或者少一笔,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三,就是书写错误。有的书家文化修养不到家,即便是正式公文书写都会出现笔画增减的错别字。
这种情况直到印刷术的发明之后,才逐渐把汉字书写的规范基本统一起来。
书法家写成什么样子,汉字就规范成什么样子。当然,书法由来都是有规矩的,书家书写也是在一定的规范中写范字。
这个“格”就是古代书法家依据隶书的基本结构,有规则地创造的,经历王羲之等人的规范,就基本固定了每个汉字的草法。
草书有草法,也称“小章法”,古代也称为“格”,写草书比如入“格”,否则,“草书不入格,神仙认不得”。
而在“正草隶篆”书法四体形成过程中,为便捷书写,草书的简化笔画就非常典型地代表了书家在汉字书写中的作用和地位。
书法即写字的方法或者法则,自有了汉字就有了书法,且逐渐有了书法艺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