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好处多多-《大唐攻略指南》


    第(2/3)页

    咱们又不会亏。

    例如咱们贷款给驰道项目的利息是五厘,也就是百分之五,咱们给百姓存钱的时候利息给百分之一百分之二,那咱们中间的利息差不就百分之三了么。

    一百贯就是三贯,百万贯就是三万贯,三百万贯每年利息差就有近十万贯,这要是贷出去三千万贯呢,每年利息就是百万贯,所有就算付给百姓利息那咱们也不会亏本。」

    李世民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不过转念一想:「不对,要是百姓贪利,骗子以高额利息骗百姓存款最后再捐款潜逃,咱们如何应对?」

    李恪都不用想:「那就追加保证金,而且规定利息上限,利息给的越高需要交的保证金越高,而且对他这家钱庄银行也进行重点监管,尽量化解大范围大规模的风险。

    至于小规模的小范围的在所难免,就算没有银行民间以高利息许诺借钱最后人财两空的例子也不少。

    而且咱们推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之间的借款,这可比民间高利贷低多了,虽然不能全部解决,也能解决一部分百姓的困难。

    例如某地灾荒的时候,咱们的银行出面允许百姓以正常年景的市价把土地抵押给银行,咱们借给他钱渡过荒年,等他们挣钱了再赎回土地。

    这样就防止了官绅富户在灾荒年大肆兼并土地逼迫百姓贱卖土地的行为,土地兼并的速度变慢了,那么大唐盛世的延续时间也就变长了。

    甚至将来官府要是没钱打仗了,也可以跟银行借钱打仗。」

    李世民听着还真新奇:「跟银行借钱打仗?」

    李恪嗯了一声:「例如父皇想打高句丽,但是因为前期投入大,各种物资消耗,或者旷日持久国库不足以全额支付,那就可以用其他东西或者胜利后的高句丽财产作为抵押贷款继续打仗。」

    李世民不太相信:「战争还能打的不赔钱?况且高句丽苦寒,物资贫瘠匮乏,能值什么钱?」

    李恪笑笑:「怎么会不值钱呢,父皇到时候除了奖励将士的一些东西之外剩下的可也不少,例如辽河东岸往北怎么也有几千万万亩以上的良田,苦寒地区不值钱,就按照一贯十亩卖,那也是几百万贯吧。

    再不行就一贯钱四十亩甚至一百亩,那也是几十万贯吧。十文钱一亩地,害怕没人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