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吉文斯的谈判策略-《随身博物馆》


    第(2/3)页

    「吉文斯先生,你也知道,比利兄弟公司虽然我的股份最多,但是大部分股份都分散在我那些兄弟手里。

    这件事,我需要和他们商量一下。」比利曼恩一时没有考虑好该如何选择,只能选择拖延战术。

    其实,虽然股份不在他手里,但是决策权在他手里。

    这是当年他爷爷分配股份的时候,就早已经决定好的。

    话事人拥有决策权,其他人只拥有分享红利的权利,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利。….

    这也是怕,股份分散之后,会相互倾轧,互相扯皮,最后把公司折腾散黄。

    比利兄弟公司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老比利的决策是英明的,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比利兄弟公司比之前,财富翻了十几倍。

    现在这种情况,并不是之前的决策有问题,而是国际市场大环境影响的。

    比利曼恩也是一个有魄力的人,也想着逆势而行,追求最大的利益。

    只是,他错估了市场走势,自身的财富又不足以支撑比利兄弟公司继续扩张下去。

    不说扩张,甚至因为前期的投入太大,连维持现状,都无比艰难。

    这也是,比利曼恩今天同意和吉文斯见面的原因。

    不说,难以维持,比利曼恩又怎么会选择出卖祖业?

    这就是犹太人的精明,他们并不会像中国人一样,死守祖业,他们总是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如果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不要说卖掉比利兄弟公司,就是把老比利的骨灰挖出来卖掉,他们也敢做。

    只要给的价格足够高。

    「可以,那我静候比利先生的好消息。」吉文斯也不着急,笑着点点头。

    无论是收购还是注资,都不是一次能够谈成的,正常的收购注资时间,往往都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的谈判磋商。

    才能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像当初张俊平如果吉文斯纺织,那是特例,因为吉文斯继续用钱,在银行的压迫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张俊平又因为时间比较紧张,也没有想着通过银行来压价。

    所以,双方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达成了一致,最终收购吉文斯纺织,并改名佳美纺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