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宁采玉想了想,道:“那家伙倒是好算计,七八年后,他差不多也到了可以掌权的年纪了。” 此刻,不管是宁采玉还是殷皇后,都觉得夏景一方,是在谋划康宁帝死后的事。 就算康宁帝病倒,依旧是皇帝,权力依旧从王朝制度里下发给他,只是他抓不住,才流落到别人手里,只有等他逝去,才会空出位置来。 又或者,皇子们学习别朝的经验,直接领兵入宫,逼迫康宁帝退位。但这怎么可能,康宁帝因为那几场胜仗,在将领和士兵里的威望极高,现在在军中名望最高的荆王,又是他的亲弟弟,怎么可能会出现逼宫的场景? 思考了九皇子一方的谋划,殷皇后起身:“走,我们去敬妃那边逛逛。” 敬妃就是大皇子的生母。 …… 朝堂上,群臣的呼声越来越高,康宁帝终于掩不住,让内阁大臣与六部尚书们进来了养心殿。 大臣们见到康宁帝的病情,震惊不已,关心之后,立即请求立下太子,不然恐生祸乱。 内阁与六部里,康宁帝安插的亲信开始捣乱,让这个提议暂时不了了之。 大臣们回到朝堂,没向同僚透露具体情况,只说皇帝病得不轻,不能统领朝政了。 朝堂上于是分为了许多派系,一派呼吁放出前太子,一派呼吁立下新太子,还有一派呼吁王爷们出来理政,这里的王爷,是指康宁帝的兄弟们。 三派人各抒己见,朝堂上热闹得很,国家事务因此被搁置许多。 这样乱了一个月,康宁帝不得不给出回应,要立新太子。 但新太子的人选,又吵来吵去,吵了两个月,得不出个答案。 这场乱象,很快由中央传到了地方。朝堂里,分做了大皇子派,二皇子派和四皇子派,以及最后的中立派,还有蛰伏的王爷派。 四皇子宁知行本不想参与,但被宁晚君和宁守绪逼着上台。他只要占着位置就好,日后,九皇子好借壳上市。 派系攻伐最为浪费资源,也最会拖累政务。 好在宁氏王朝底子足,就算闹一阵子,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后宫里,殷皇后火力全开,整治得敬妃和柔妃恐惧得很。 柔妃那边完全是旧怨,敬妃那边则是利益冲突,这一直忍让的敬妃,到了这个时刻,终于不再隐藏,顶着殷皇后的压力,毫不退缩。 殷皇后也想压一压大皇子,但大皇子宁秉常冷酷得很,一次不往后宫迈步,不管自家母亲的处境,在朝堂上收拢官员,旗帜鲜明地与其他皇子竞争。 养心殿里,康宁帝见此,分外欢喜。 只要他们闹起来,就没人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现在所有皇子里,谁的呼声最高?”康宁帝问徐忠德。 “回万岁爷,是大皇子。” “怎么是他,二皇子和四皇子是怎么回事?” “二皇子在府邸里禁足,官员们见不到他人,托人送信进去,也是石沉大海,原本依附他的,转了许多到大皇子那边去。”徐忠德小心回答。 “四皇子呢?”康宁帝又问。 “四皇子那边原本人就不多,加上他们只管自己的事,不往外扩张,所以大皇子派和二皇子派,都不愿去得罪他们。”徐忠德绷紧了身子。 果然,康宁帝大怒:“混账,这两个混账!” 他想要的是三个皇子打得如火如荼,而不是大皇子疯狂揽权,二皇子和四皇子根本不管的局面。 徐忠德低着头,等康宁帝骂完,端上茶水。 喝完茶,康宁帝有了主意:“你去,暗示暗示皇后,二皇子不管事,她可以管!” 徐忠德惊愕,一时没能回应。康宁帝居然让后宫干政! “没听到吗?”康宁帝阴沉的声音响起。 “奴才该死,奴才这就派人去!”徐忠德磕着头。 “去吧。”康宁帝说道。 “诺。”徐忠德起身,离开养心殿,抹了把额头的汗水。 歇息片刻,他远远见到荆王走了过来。 “王爷!”徐忠德拦住了荆王,“皇上心情不好,您今天就别去了。” 这些天,荆王每日过来养心殿,劝康宁帝收回那些不着调的命令,做一个明君,每天都挨康宁帝一顿骂。 第(3/3)页